时间: 2025-04-23 05: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10:51
虏骑还南下,王师复北征。
旗翻沧海日,道出白登城。
朔马鸣新垒,胡姬指旧营。
玉京双凤阙,空宿羽林兵。
敌骑又向南方退去,王师(我方)重新向北进军。
旗帜在沧海的阳光下翻飞,通往白登城的道路显现。
北方的马在新筑的营垒上嘶鸣,胡姬(敌方女子)指向旧营。
玉京的双凤阙(皇宫的标志),空荡荡地留宿着羽林军(皇帝的卫兵)。
作者介绍:南元善(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边疆风物及战争场景,富有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王朝面临外敌威胁、边疆战事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战争场景,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及对英雄气概的歌颂。
南元善的《和马仲房出塞》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边疆生活的艰辛。全诗以“虏骑还南下”开篇,既展示了敌军的退却,又暗示了我方的反攻,体现了战争的动态变化。接着“旗翻沧海日,道出白登城”描绘了旌旗在阳光下翻飞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胜利的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朔马鸣新垒,胡姬指旧营”中,作者运用古典意象,表现了北方战事的紧张以及敌人仍在盘踞的现实。胡姬的指向不仅指向旧营,亦隐喻着战争的延续与不安。而最后一句“玉京双凤阙,空宿羽林兵”,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中央的空虚与边疆的紧张,揭示了国家安全和王权稳定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激昂,既有对战争胜利的期待,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南元善将个人情怀与国家大义紧密结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家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胜利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师”指的是?
A. 敌军
B. 我方军队
C. 商队
答案:B
“玉京双凤阙”象征什么?
A. 乡土情怀
B. 中央政权的空虚
C. 个人荣誉
答案:B
诗中“胡姬指旧营”意味着什么?
A. 胡姬在战斗
B. 指向敌人的营地
C. 旧营已被毁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南元善与王之涣的边塞诗都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激烈的战争场面,但南元善更注重战争的复杂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而王之涣则更多描绘了个人的豪情与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