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0:39
题旧写真图
白居易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比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我在三十六岁时,面容被画在了画卷上。
如今我已四十六岁,衰老的我躺在江城。
岂止是十年的时间,我与大家一同经历了许多苦难。
看着旧时的图画,已没有昔日的容颜。
我的身影默默对视,像兄弟相对而坐。
更何况如果他人看到,能不对我感到陌生?
羲和驾着太阳疾驰,并不为我停留片刻。
我的身体归属于日月,老去又何必惊叹。
我最恨的是凌烟阁,无法凭此画成功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被称为“白体”,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常有社会关怀。
此诗作于白居易四十六岁时,反映了他对自己衰老与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旧画,可能是对自己青春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题旧写真图》通过对比诗人三十六岁与四十六岁的状态,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衰老的感受。诗的开头,白居易提到自己年轻时的美貌被记录在画中,生动的描绘勾起了对过往青春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十六岁的他已显得衰败,躺在江城,心中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的句子表现出对失去青春的无奈,仿佛自己的身影在和过去的自己对视,充满了深厚的情感。而后面提到的“羲和鞭日走”,则表明时间的流逝对于个人生命的冷漠,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如何努力,时间都不会停留。
最后,白居易提到“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表达了对个人功名未能实现的遗憾与失落。这种对青春与成就的追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生态度的深思与哲理,既有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个人成就未能实现的遗憾。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山水
B. 画画
C. 青色的植物
D. 青色的天空
诗中提到的“凌烟阁”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个人功名与成就
C. 家庭温暖
D. 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