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叹发落》

时间: 2025-04-30 23:37:25

诗句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25

原文展示

叹发落
白居易

多病多愁心自知,
行年未老发先衰。
随梳落去何须惜,
不落终须变作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作者自知多病多愁,心中明白自己并不老,但头发却早已开始衰落。随便梳理掉的头发又何必去珍惜呢?不掉落的头发最终也会变成丝线。

注释

  • 多病多愁:形容身体多病且心情忧愁。
  • 行年未老:年纪并不算大。
  • 随梳:在梳理的时候。
  • 落去:掉落。
  • 何须惜:何必去珍惜。
  • 不落:如果不掉落。
  • 终须:最终还是会。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老化、衰落的普遍理解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悟加深之时,面对衰老和疾病,他以平淡的笔触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叹发落》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人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多病多愁心自知”直接道出作者的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与无奈。接着“行年未老发先衰”一句,既说明了身体的不堪,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两句则转向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头发的掉落,作者似乎并不感到惋惜,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若不掉落,最终也会变成丝线,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发落的感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接受。白居易在这里并没有过多的悲伤,而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衰老,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多病多愁心自知”:我知道自己多病多愁,心中明白。
    • “行年未老发先衰”:虽然年纪不大,但头发却已经开始衰老。
    • “随梳落去何须惜”:头发随梳理掉落,何必去珍惜呢?
    • “不落终须变作丝”:即使不掉落,最终也会变成丝线。
  • 修辞手法

    • 比喻:头发的掉落比喻生命的流逝。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衰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淡然的态度,反映了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理解与接受。

意象分析

  • 头发: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活力,掉落则代表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丝线: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终将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白居易的字是什么? A. 季常
    B. 乐天
    C. 逸民
    D. 之子
    答案:B

  2. 诗中提到“行年未老发先衰”,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年纪轻便
    B. 头发早衰
    C. 身体健康
    D. 精力充沛
    答案:B

  3. 这首诗表现了对衰老的什么态度? A. 悲伤
    B. 接受
    C. 抗拒
    D. 忽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叹发落》与杜甫的《春望》都涉及到对衰老和生活的感慨,但白居易更多表现的是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反映了国家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词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江氏静山堂 雨亟溪流百丈赪山为市者失千金偶成 其二 挽杨员外(讳乘) 题胡仲厚先生画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二 甲寅秋日予客金陵景尚道兄出宰栗阳正欲趋贺忽有王师入镇予随之归岭欲乞路费于知己用寄此什 题延陵季子庙碑后 纶褒晋锡卷赋者甚盛刘紫岩学士序之要予同作 坐法海寺偶吟 临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随风转舵 入字旁的字 一木破天 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韦丹碑 牙将 艮字旁的字 阴数 耳濡目及 蜂虿有毒 哈答 皿字底的字 疑难杂症 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徼 见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