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6:50
《采桑子》
作者:晏几道 〔宋代〕
秋来更觉消魂苦,小字还稀。
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
南楼把手凭肩处,风月应知。
别后除非。梦里时时得见伊。
秋天来临时,更觉心中苦闷,写下的小字已不多。
坐着想你,思念你,怎能像往昔那样相对而视?
在南楼上,曾经手挽手靠着肩膀,风和月都应当知道。
自从分别后,除非在梦里,才能时时见到你。
作者介绍: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叔原,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以婉约细腻见长,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晏几道的词风清新脱俗,常常能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秋季,正值心绪愁苦之时,诗人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与追忆。在宋代,个人情感的表达成为了词作的重要主题,晏几道正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采桑子》是一首充满思念和愁苦的词作,展现出晏几道细腻的情感体验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词的开头以“秋来更觉消魂苦”引入,直接揭示了词人因秋季的到来而加重的思念之情。秋天象征着凋零与孤寂,恰如词人的心境,感受到生命流逝的无奈与苦涩。
接下来的“坐想行思”则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怀念。这里的“怎得相看似旧时”更是揭示了对美好回忆的追求,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与不易。
“南楼把手凭肩处,风月应知”描绘了一幅温馨却又略显凄凉的画面。在南楼上,曾经的亲密无间让人倍感怀念,而今却只剩下风月作伴。最后一句“梦里时时得见伊”则将思念推向高潮,梦境成为了唯一能与爱人相见的地方,充分体现了深深的思恋之情。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极为细腻,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和情感的回味,传递出深切的怀念与孤独感,充分展示了晏几道在词作上的独特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思念与离愁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最终形成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消魂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南楼把手凭肩处”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与爱人相见?
答案:1. B;2. A;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