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

时间: 2025-05-02 21:36:14

诗句

绿橘梢头几点春。

似留香蕊送行人。

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

歌渐咽,酒初醺。

尽将红泪湿湘裙。

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6:14

原文展示: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
作者:晏几道 〔宋代〕
绿橘梢头几点春。
似留香蕊送行人。
明朝紫凤朝天路,
十二重城五碧云。
歌渐咽,酒初醺。
尽将红泪湿湘裙。
赣江西畔从今日,
明月清风忆使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绿橘树梢上点缀着几朵花,似乎是留下了香气与花蕊,送别行人。明天,紫凤将朝着天路飞去,经过层层城墙与碧绿的云彩。歌声渐渐低沉,酒意初酣,泪水浸湿了湘妃裙。自今天起,在赣江西岸,明月与清风将让我怀念您,亲爱的使君。

注释:

  • 绿橘:指的是一种橘子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香蕊:花的芬芳与花蕊,隐喻着美好的回忆与离别的情绪。
  • 紫凤:神话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出行的吉祥。
  • 十二重城: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城墙,暗示着道路的艰难与遥远。
  • 湘裙:指的是湘妃的裙子,象征着思念与爱情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几道(987年—1051年),字叔原,号梦得,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工于词,风格细腻婉约,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春天,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对未来的期望,背景中可能涉及作者与友人或爱人的别离,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与自然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春天的绿橘树为引子,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开头“绿橘梢头几点春”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传达了对即将离去的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美好。

随着诗的推进,“歌渐咽,酒初醺”展现了离别前的欢愉与情感的交织,似乎在欢笑中夹杂着泪水,正如生活的复杂与多变。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将对使君的怀念与明月清风的意象结合,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这种对于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晏几道词作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橘梢头几点春”:春天的气息在绿橘树上显现,意象清新。
  2. “似留香蕊送行人”:花蕊的香气仿佛在为行人送别。
  3. “明朝紫凤朝天路”:寓意美好的明天即将到来。
  4. “十二重城五碧云”:形象描绘出行路的艰难。
  5. “歌渐咽,酒初醺”:告别的气氛中,歌声渐渐低沉,酒意初浓。
  6. “尽将红泪湿湘裙”:离别的伤感,泪水浸湿了裙子。
  7. “赣江西畔从今日”:指明离别的地点,情感更加具体。
  8. “明月清风忆使君”:月明风清之中,怀念着心中所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蕊比作送别的情感。
  • 拟人:歌声与酒意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绿橘:象征春天与希望。
  2. 紫凤:象征美好的前程与吉祥。
  3. 湘裙:象征情感的深刻与思念的伤感。
  4. 明月清风:象征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增添了怀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凤”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美好的未来
    • C. 伤感
    • D. 春天的气息
  2. 填空题:诗中“尽将红泪湿_____裙”中的空白处应填什么?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十二重城五碧云”反映了行路的艰难。(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晏几道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她们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婉约之处,发现两位词人在表达思念与离别时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全集》
  • 《晏几道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山堂巩先生挽诗三首 其三 小桥 觅龙涎巧石 谕亡了 六十七守岁 东坡 出闽中四首 喜雨寄曾少卿 为通州守赋绿漪亭二首 其一 和元亨出示山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壹而足 凉了半截 包含慷的词语有哪些 疏粝 白首北面 乘间取利 业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寿画 嫩豆腐 有名亡实 邑字旁的字 颠险 力字旁的字 三爵之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