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11:08
醉落魄
晏几道
鸾孤月缺。
两春惆怅音尘绝。
如今若负当时节。
信道欢缘,狂向衣襟结。
若问相思何处歇。
相逢便是相思彻。
尽饶别后留心别。
也待相逢。
细把相思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心境,月亮缺失,像孤鸾一样,令人感到忧伤。两年春天的音信都断绝了,如今如果辜负了当时的美好时光,那该多么遗憾。真心相信缘分,心中激荡的情感如同衣襟上的狂风。若问我的相思之情在哪里停歇,相逢的时刻便是思念的彻底体现。即使在分别后仍然铭记着彼此,期待着再次相逢,细细诉说那份相思。
诗中提到的孤鸾,常用来象征孤独和思念,缺月则常用来表达心境的失落与空虚。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在爱情和思念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醉落魄》创作于南宋,诗人在经历了个人情感的波折后,借用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思念与孤独。
《醉落魄》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词作。诗人在孤独的月夜下,借助缺月与孤鸾的意象,描绘了内心深处的惆怅与失落。两年的时间,诗人感受到与爱人之间的音信全无,所造成的情感隔阂让人心痛。词中的“如今若负当时节”,道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与未竟的遗憾。通过“信道欢缘,狂向衣襟结”,诗人表达了对于缘分的信仰,即使前路充满了不确定,内心的情感依然如狂风般呼啸。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独到感受。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期盼与对过往时光的惋惜,传达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醉落魄》的作者是谁?
诗中“鸾孤月缺”中的“鸾”是什么象征?
诗中提到的“音尘绝”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