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3:33
孤亭叠嶂东,宛是古屏风。
每到天将暮,浑疑日再中。
余霞犹散绮,新月已张弓。
一水漪涟媚,千岩木叶红。
玳筵何烜赫,火宅忽牢笼。
隙晃归巢燕,檐拖截涧虹。
果迷丹橘熟,洞讶赤城通。
似烧连松坞,如斑染竹丛。
近邀青琐客,来伴紫芝翁。
望久情无倦,吟多兴未穷。
阳乌看黯黯,归马恨怱怱。
会待长栖隐,青冥逐去鸿。
这座孤独的亭子在重重叠嶂的东边,宛如一幅古老的屏风。每当傍晚时分,仿佛太阳又要重新升起。余晖依然洒在天际,新月已经拉开了弓箭。一水轻波荡漾,千山万岭的树叶红得如火。华丽的宴席何其辉煌,仿佛火宅忽然被笼罩。燕子在光影中归巢,屋檐下悬挂着映照溪水的彩虹。果园里丹橘成熟,洞中人惊讶于赤色的城池。看似火烧连绵的松林,像斑斓染色的竹丛。近来邀请青琐的朋友,来陪伴紫芝的老翁。望着远方的景色情意绵绵,吟诵的兴致始终未减。阳光下的乌鸦似乎显得黯淡,归来的马儿恨不得快些回家。终会有一天,期待长久隐居,青天之下追逐那只鸿雁。
作者介绍:王禹偁,字子安,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南宋时期,王禹偁在其余生中经历了政治动荡与个人失意,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西晖亭》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厚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在描写西晖亭的景色时,不仅展现了自然美的细腻之处,更通过意象的层叠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思考。全诗以孤亭为起点,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周围山峦重叠,宛如古老的屏风,展现出一种古朴而温暖的意境。
傍晚时分,余晖洒落,诗人将日落与新月的交替描绘得淋漓尽致,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水波荡漾、山色红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绚烂。
在宴席的描写中,从“玳筵”到“火宅”,诗人将繁华与危险对比,体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最后,诗人渴望归隐的情感愈发明显,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亭叠嶂东”中的“孤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新月已张弓”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