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35:55
原文展示:
秋暑殊未已,泛舟成胜游。日斜云影乱,风迥水光浮。鹭起暮山碧,蝉吟高木幽。销愁图一醉,醉眼更多愁。
白话文翻译:
秋天暑气依然未消,乘船出游成为美事。太阳斜照,云影纷乱,风起时水面波光粼粼。鹭鸟在暮色中飞起,山色碧绿;蝉在高树上鸣叫,环境幽静。为了消愁而寻求一醉,但醉眼朦胧中却感到更多的忧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纲的诗文多反映其政治主张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沉郁顿挫,富有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暑气未消时的泛舟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心情郁闷,通过泛舟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最终发现酒并不能真正消愁,反而加深了内心的苦闷。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暑气未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泛舟游湖的画面。诗人通过“日斜云影乱,风迥水光浮”等句,生动地表现了夕阳下的湖光山色,以及风起时水面的波光。鹭鸟的飞起和蝉的鸣叫,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和幽静的氛围。然而,诗人的心情并未因这美景而得到舒缓,反而因为“销愁图一醉,醉眼更多愁”而显得更加沉重。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泛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诗人希望通过自然美景和醉酒来消愁,但最终发现这些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内心的苦闷。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矛盾中的挣扎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秋暑殊未已”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暑气特别强烈 B. 秋天的暑气已经结束 C. 秋天的暑气刚刚开始 D. 秋天的暑气不明显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消愁? A. 泛舟 B. 读书 C. 写作 D. 绘画
诗中的“醉眼更多愁”表达了什么? A. 醉酒能消愁 B. 醉酒不能消愁 C. 醉酒使人快乐 D. 醉酒使人清醒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