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1:05
寄献润州赵舍人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记言彩笔罢摛华,
郡阁高闲似道家。
琴院坐听江寺磬,
郡楼吟见海山霞。
春园遗母亲烧笋,
夜榻留僧自煮茶。
应夭陶潜未归去,
折腰奔走在泥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润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他放下了彩笔,仿佛进入了道家的清闲境界。在琴院中静静地听江边寺庙的钟声,吟咏着海山的霞光。春天的园子里,母亲在烧笋,夜晚的床榻上,僧人正在自煮茶水。诗人感叹陶潜(陶渊明)或许未曾归去,而自己却在繁忙的世事中奔波。
作者介绍:王禹偁(约1044年-1105年),字子洵,号似山,宋代诗人,曾任润州知州。他是一位杰出的山水诗人,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禹偁任润州知州期间,表达了他在官场生活中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王禹偁内心深处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记言彩笔罢摛华”,让人感受到他放下繁华,追求宁静的决心。随后的“郡阁高闲似道家”则展现了他在官场中仍然保持一颗闲适的心,仿佛道家所追求的那种超然状态。
在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中,诗人用“琴院坐听江寺磬”描绘出一种优雅的氛围,令人心生向往。接着,通过“春园遗母亲烧笋,夜榻留僧自煮茶”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腻与温暖,传达出一种人间烟火气息。
最后两句提到“应夭陶潜未归去,折腰奔走在泥沙”,既是对陶渊明的追慕,也暗含了对自我处境的自省,表达了在繁忙的世事中依然渴望归隐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禹偁的字是什么?
A. 子洵
B. 子云
C. 子明
D. 子杰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宗仪
“夜榻留僧自煮茶”中“夜榻”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床铺
B. 夜晚的沙发
C. 夜晚的椅子
D. 夜晚的桌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