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5:05
忆北山送胜上人
作者: 王安石
苍藤翠木江南山,
激激流水两山间。
山高水深鱼鸟乐,
车马迹绝人长闲。
云埋樵声隔葱蒨,
月弄钓影临潺湲。
黄尘满眼衣可濯,
梦寐惆怅何时还。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美丽景致。苍翠的藤蔓和青翠的树木环绕着江南的山,激流奔涌在两座山之间。山高水深,鱼鸟在这里欢快地生活,马车的踪迹消失,令人感到悠闲自在。云雾笼罩着樵夫的声音,与葱郁的树林隔绝,明月照耀着钓鱼者的影子,映在潺潺的水流上。满眼的黄尘让我衣服都可以洗净,梦中惆怅,何时才能回到这里呢?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的自然意象和田园生活常见于中国古典诗歌,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之,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推行变法闻名,主张富国强兵,重视教育,倡导理学。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练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王安石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他对胜上人(可能是友人或高僧)的送别情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忆北山送胜上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翠绿山水,勾勒出一种宁静、悠闲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苍藤翠木江南山,激激流水两山间”,将读者带入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青翠的藤蔓和茂密的树木,活泼的流水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山水图。接下来的“山高水深鱼鸟乐,车马迹绝人长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车马的消失与人们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尤其是在“黄尘满眼衣可濯,梦寐惆怅何时还”中,诗人不仅在描绘外部环境的美好,同时也在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中提到的“江南山”主要指的是哪个自然特征?
A. 平原
B. 高山
C. 田野
“车马迹绝人长闲”的意思是:
A. 车马很多,人很忙
B. 车马的痕迹消失,人们很悠闲
C. 人来人往,车马繁忙
诗中“梦寐惆怅何时还”的情感主要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
C. 对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