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木末亭怀太白》

时间: 2025-05-01 15:51:07

诗句

碧萝祠宇袅茶烟,曾此行吟有谪仙。

自著锦袍上天去,鸟啼花落一千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1:07

原文展示:

碧萝祠宇袅茶烟,曾此行吟有谪仙。
自著锦袍上天去,鸟啼花落一千年。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萝藦环绕的祠堂里,袅袅的茶烟升起,我曾在这里吟唱,想起那位被贬的仙人。
他曾身穿锦衣,飞升上天,时光荏苒,鸟儿啼鸣,花儿凋落,已经过去了一千年。

注释:

  • 碧萝:指碧绿的萝藦,常用来描绘幽静的环境。
  • 祠宇:指祠堂,祭祀神明或祖先的建筑。
  • 袅茶烟:指茶烟轻轻升起的样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谪仙:指被贬的仙人,诗中暗指李白。
  • 锦袍:华丽的衣服,象征着诗人的高贵和荣耀。
  • 一千年: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典故解析:

李白被贬的故事是中国文学中脍炙人口的典故,他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象征着才子的遭遇与不屈精神。诗中提到的“谪仙”正是指李白,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崇敬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和,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金和游历木末亭时,受美景和历史人物启发,寄托了对李白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环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李白的深切怀念。开头的“碧萝祠宇”构建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令人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而随着“曾此行吟有谪仙”的引入,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折,联想到了李白这位被贬的仙人,充满了对他命运的惋惜与钦佩。接下来的“自著锦袍上天去”,则展现了李白的辉煌与不屈,诗人以此表达对李白才华的赞美和对他命运的感慨。最后一句“一千年”,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对人事变迁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反思和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层次丰富,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生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萝祠宇袅茶烟”:描绘出环境的清幽和茶香袅袅,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曾此行吟有谪仙”:引入历史人物李白,表达对其的怀念。
    • “自著锦袍上天去”:赞美李白的才华和成就。
    • “鸟啼花落一千年”:感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白比作“谪仙”,强调其非凡的才华与命运。
    • 对仗:如“鸟啼花落”,形成音韵和谐的效果。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李白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碧萝:象征清幽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安宁。
  • 茶烟:表示一种生活的雅趣与闲适。
  • 锦袍:象征着辉煌与荣耀,体现李白的才华。
  • 鸟啼花落:表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谪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 D. 苏轼
  2. “碧萝祠宇袅茶烟”中的“碧萝”象征什么?

    • A. 冷清
    • B. 繁华
    • C. 清幽
    • D. 喧闹

答案

  1. B. 李白
  2. C. 清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将金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

  • 李白通过单纯的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金和则通过对李白的怀念,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寻与对生命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金和研究》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

相关查询

玉楼春 三月三十一共人厂部炒菜,为摘李花园 其二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其二 春闺 玉楼春·敬祝唐圭璋先生八十五寿辰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只手遮天 病字头的字 包含蛩的词语有哪些 蚁结 怨天忧人 釆字旁的字 授钺 牛字旁的字 报表 贞柏 指挥可定 司舵 挖肉补疮 身结尾的成语 香字旁的字 摔丧驾灵 用字旁的字 作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