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1:15
三峡当年一锡飞,祖灯曾是密传西。
示徒端的只消指,灌顶分明别有醍。
秋衲拥云惊晓榻,病髭镊雪照寒溪。
知谁解吸西江水,赖有孤禅觉众迷。
在三峡的昔日,锡杖飞舞而来,祖师的灯火曾在西方传承。
教导徒弟只需简单指点,灌顶时分明有更深的领悟。
秋天的袍子拥着云彩,惊醒了晨曦的床榻,
生病的胡须像雪一样照亮了寒冷的溪流。
谁能理解西江的水流?正是那孤独的禅者使众生觉醒于迷惘。
刘弇,宋代诗人,字子远,号云溪,出生于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常表现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刘弇在诗歌中能够融合个人感悟与社会观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寄兜率悦禅师二首》是刘弇在与兜率悦禅师交流后写成的。这首诗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领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这首诗以三峡的锡杖引入,象征着佛教的法脉传承。诗人在开头便通过"三峡"这一地名,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敬仰,而"祖灯曾是密传西"则暗示着佛教思想的传播与传承。接下来的“示徒端的只消指”展现了禅宗的直接和简洁,强调了教导的非凡与深刻。
在“秋衲拥云惊晓榻”中,诗人描绘出秋日晨曦的情景,表现出修行者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觉悟与超脱。而最后两句“知谁解吸西江水,赖有孤禅觉众迷”则是对修行者的呼唤,表现了孤独的修行者如何在迷雾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借此启发他人。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了禅宗的深邃哲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与传承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作品。
整首诗歌围绕佛教的传承与觉悟展开,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对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诗中“祖灯”指的是什么?
A. 佛教的传承
B. 一种灯具
C. 个人的成就
“秋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修行者的生活
C. 迷茫的心情
诗人通过“孤禅”表达了什么?
A. 孤独的痛苦
B. 对修行者的崇敬
C. 觉悟的启发
可以与王维的《终南山》进行对比,王维通过描绘自然的宁静与修行的状态,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修行的向往,但刘弇更侧重于佛教的哲理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