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思古堂》

时间: 2025-07-26 20:45:08

诗句

何人凿山腹,高堂跨崔嵬。

悠悠百年事,滚滚随尘埃。

弃置君莫问,且复共此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45:08

原文展示:

何人凿山腹,高堂跨崔嵬。
悠悠百年事,滚滚随尘埃。
弃置君莫问,且复共此杯。

白话文翻译:

谁在凿山而建高堂,跨越险峻的崔嵬?
悠悠的百年往事,像尘埃一般滚滚而去。
既然你我已无所依问,不如再共饮这杯酒吧。

注释:

  • 何人:谁,疑问句引入。
  • :凿削,开凿。
  • 山腹:山的内部,指在山中开辟的空间。
  • 高堂:高大的厅堂,象征着高耸的建筑。
  • 跨崔嵬:跨越高耸的山峰,崔嵬形容山高险峻。
  • 悠悠:形容时间悠长。
  • 百年事:指过去的事情,暗指历史的变迁。
  • 滚滚随尘埃:形容时间流逝如尘埃般迅速。
  • 弃置:抛弃,不再关注。
  • 君莫问:你就不要再问了。
  • 且复共此杯:不如再一起喝这杯酒,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宗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风格上多有沉郁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傅宗教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之际,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思古堂》是一首凝聚了历史感与哲思的诗作。开头的“何人凿山腹,高堂跨崔嵬”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诗人在此描述高堂的雄伟与艰辛,仿佛在追问历史的创造者,唤起对古代建筑与人文的敬仰。而接下来的“悠悠百年事,滚滚随尘埃”则转入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难以追溯,百年间的事情如同滚滚而去的尘埃,难以再现。此句不仅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也引发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最后两句“弃置君莫问,且复共此杯”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洒脱的态度面对已逝的历史与无法追问的往事,选择与对方共享当下的美好时光,流露出一种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这种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珍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人凿山腹,高堂跨崔嵬:开篇通过疑问句引导读者思考高堂的创造者,生动描绘了高堂的雄伟和险峻。
  2. 悠悠百年事,滚滚随尘埃:时间的流逝如尘埃般不可逆转,历史的重量感呼之欲出。
  3. 弃置君莫问,且复共此杯:强调对往事的抛弃,选择与友共饮,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悠悠百年事,滚滚随尘埃”将时间与尘埃相提并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不可捉摸。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工整,形成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同时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堂: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 崔嵬: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
  • 尘埃:象征历史的沉重与不可逆转的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堂”指代什么? A. 高大的建筑
    B. 一种饮品
    C. 一种情感

  2. “悠悠百年事”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盼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生活的失落

  3.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选择与友共饮,反映了怎样的态度? A. 逃避责任
    B. 享受当下
    C. 忍受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傅宗教的《思古堂》与王之涣的《登高》均表现出对历史与自然的沉思,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境遇,而《思古堂》则更突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态度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叶大明 赠周东卿画鱼 旅怀 早起 寒食 感兴 先太师忌日 自叹 送三山林溶孙归省 断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爿字旁的字 苦思冥想 包含鳌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包含呈的词语有哪些 豆腐脑儿 包含并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推诚布信 水馆 豆字旁的字 匣剑何时跃 镂心刻骨 沦踬 家给民足 曲证 体天格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