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43
早起
文天祥 〔宋代〕
晓日半窗红,邻鸡振翼雄。
馀子贪慵睡,佳人理发蓬。
未忘尘俗虑,那免是非攻。
前山浑不见,笼翠雾烟中。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半边上,邻居家的公鸡振翅高鸣。
剩下的孩子们贪恋着温暖的被窝,佳人则在梳理凌乱的发丝。
我虽未曾忘记世俗的烦恼,但又怎能避免是非争论呢?
前面的山峦完全看不见,笼罩在翠绿的雾烟之中。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文学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也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文天祥的诗风清新、豪放,常表达爱国情怀和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之际。诗中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矛盾,既有对家庭生活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早起》是一首描绘清晨日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头两句用“晓日半窗红,邻鸡振翼雄”勾勒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阳光透过窗户,邻居的公鸡在晨曦中振翅高鸣,传递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息。这种生活的细节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亲切。
接下来的两句“馀子贪慵睡,佳人理发蓬”则转向家庭生活的另一面,表现出孩子们的懒惰与佳人的忙碌。这种对比使得场景更加鲜活,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生活的琐碎。诗人虽身处这样的日常生活,却未能忘却“尘俗虑”,并感叹于世间是非的纷扰。这一层的情感深刻而复杂,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前山浑不见,笼翠雾烟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朦胧与迷惘。前方的山峦被雾气笼罩,象征着未来的不可知与渺茫,深刻传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所感到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又透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天祥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清晨的日常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思考,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晓日半窗红”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人提到的“佳人”在做什么?
诗中“前山浑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