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济城春望》

时间: 2025-05-04 00:19:40

诗句

二月三月倏忽过,桃花杏花参差开。

家怜蝶梦三千里,肠断莺声十二回。

缓颊懒谈天下事,知心惟有掌中杯。

当门五树长条发,待我青青归去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9:40

原文展示:

济城春望
作者: 王安舜 〔明代〕

二月三月倏忽过,
桃花杏花参差开。
家怜蝶梦三千里,
肠断莺声十二回。
缓颊懒谈天下事,
知心惟有掌中杯。
当门五树长条发,
待我青青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二月和三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桃花和杏花交错着盛开。
我家里惦念着你,梦中蝶儿飞行三千里,
听到黄莺的叫声,不禁肠断,想念已十二遍。
我懒得谈论世间的种种事情,
心中所知的,只有手中这杯酒。
门前五棵柳树长得枝条摇曳,
期待着我归来时,依旧是那青青的模样。

注释:

  • 二月三月: 指农历的二月和三月,春天的时节。
  • 倏忽: 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
  • 桃花杏花: 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生机和美好。
  • 家怜: 家人对我的惦念。
  • 蝶梦: 梦中蝴蝶的意象,象征着远方的思念。
  • 肠断: 形容思念之情,心肠如断。
  • 懒谈天下事: 形容对世事的漠然和不在意。
  • 掌中杯: 指手中酒杯,象征着对生活的享受。
  • 五树长条发: 形容春天柳树的新芽,象征生命力。
  • 青青归去来: 期待归来的时光依旧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舜,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常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在他的作品中,常能感受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济城春望》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情感融合了春天的生机和离别的惆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济城春望》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抒发思乡情感的诗作。开头两句“二月三月倏忽过,桃花杏花参差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春日的匆匆流逝和花朵争相开放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接下来的“家怜蝶梦三千里,肠断莺声十二回”则通过蝶梦和莺声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浓烈而真挚。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疲惫与无奈,选择在酒杯中寻找知音,这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两句“当门五树长条发,待我青青归去来”则带有一丝希望,期待归来的春天依旧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重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思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充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审美追求与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月三月倏忽过: 描述春天的时光流逝,表达时间飞逝的感慨。
  • 桃花杏花参差开: 通过花朵的盛开描绘春天的景色,展现自然的美丽。
  • 家怜蝶梦三千里: 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梦中的蝴蝶象征着思念的远方。
  • 肠断莺声十二回: 黄莺的鸣叫让人心痛,反映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 缓颊懒谈天下事: 逃避世俗烦恼,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 知心惟有掌中杯: 酒杯成为唯一的知音,象征对生活的享受。
  • 当门五树长条发: 描绘春天柳树的新生,充满生机。
  • 待我青青归去来: 期待归来的时光依旧美好,流露出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掌中杯”比喻生活的享受。
  • 拟人: “莺声”赋予声音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思乡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爱情。
  • 杏花: 象征希望与新生。
  • 蝶梦: 象征对远方的追寻与思念。
  • 莺声: 象征忧愁与思乡之情。
  • 酒杯: 象征生活的享受与内心的寄托。
  • 柳树: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和“杏花”是用来象征什么的?
    A. 思乡之情
    B. 春天的美丽
    C. 离别的伤感

  2. 诗人“懒谈天下事”是出于怎样的心态?
    A. 对世事的热衷
    B. 对世事的漠然
    C. 对世事的好奇

  3. 诗中提到的“掌中杯”象征什么?
    A. 对生活的享受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深刻的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王安舜的《济城春望》在思乡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前者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情,后者则通过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春天的诗歌》

以上是关于《济城春望》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的理解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柳瑾秘丞诗编 梦觉 省符上人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未晴 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夕阳岩 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和石昌言以蜀牋南牋答松管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肯的成语 曲尽奇妙 氏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都统 绰然有余 高字旁的字 外壳 野婆 十字旁的字 不劳而获 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弭兵大会 长材茂学 小洋 逸尘断鞅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