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6:59
公庭宴坐无俗情,杨柳荫门春水生。
绿阴满地惜春晚,飞絮扑帘疑雪声。
解鞍树下看洗马,流杯石上听啼莺。
当今论治用材杰,归来未许陶渊明。
在公庭上宴坐,心中没有世俗的情感,杨柳在门前荫蔽,春水悠悠流淌。
绿阴满地,让人感到春日将尽,飞舞的柳絮扑打着窗帘,仿佛听到了雪花的声音。
在树下解开马鞍,悠闲地看着马儿洗澡;在石上流杯,聆听黄莺的啼叫。
如今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才杰出,我回到这里却不被允许像陶渊明那样隐居。
杨彝,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作品多表现隐逸情怀,常与自然、田园相关。
此诗创作于春日宴会之际,诗人借宴会之景抒发对官场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内心的矛盾。
《刘公柳溪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意境的诗作,诗人在宴会上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心中无俗情,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整首诗的意境清新,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尤其是“杨柳荫门春水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而在对比中,诗人又流露出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当今论治用材杰”一句,则指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隐含着对官场的讽刺与失望,表现出对自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诗中运用诸多意象,如“飞絮”“洗马”“啼莺”,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渗透着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官场的不满,是明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反思。
公庭宴坐无俗情:
杨柳荫门春水生:
绿阴满地惜春晚:
飞絮扑帘疑雪声:
解鞍树下看洗马:
流杯石上听啼莺:
当今论治用材杰:
归来未许陶渊明: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明代士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以什么著称?
A. 书法
B. 隐居生活
C. 战争
D. 商业
诗人对当今政治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失望
C. 无所谓
D. 反对
“飞絮扑帘”中“飞絮”指的是?
A. 雪花
B. 柳絮
C. 鸟儿
D. 风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杨彝的《刘公柳溪诗》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但前者更多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而后者则在宴会上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消极态度和对官场的无奈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