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0:2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0:21:45
老瞒晚当汉道卧,
黑云触天月新破。
英雄湖海应如响,
独向南阳静中坐。
当时不遇刘豫州,
抱膝吟啸谁为酬。
本图一旅复夏祀,
岂为万户伸韩仇。
彼攸官渡瑜夏口,
非不功名咄嗟就。
甘心蒿布嫁之子,
肯以金夫易吾守。
惜乎天下思汉心,
是际不及西都深。
皇天不祚机再失,
马谡之败云长禽。
空存遗庙千载后,
过者犹知袒为右。
呜呼龙乎如有灵,
盍使胡营落天狗。
老瞒(即曹操)在晚年当汉道沉睡,
黑云压顶,月亮刚刚破晓。
英雄在湖海之间就像回响,
我独自坐在南阳的安静之中。
当年没有遇到刘豫州,
抱膝吟唱,谁来回应我?
我本想旅途归来再祭祀,
又岂是为了万户伸张韩仇。
在官渡与瑜夏口,
并非没有功名可以获得。
甘愿嫁给蒿布的儿子,
愿意用金子换取我的守护。
可惜天下人都思念汉朝之心,
而此时却未能感受到西都的深情。
皇天不再保佑,再次失去机会,
马谡的失败让云长(张云)被俘。
空留遗庙千载之后,
过路者仍知袒露为右(为汉)。
哀哉龙神若有灵,
何不让胡营落入天狗之手?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人,善于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尤其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有深刻理解。其作品往往蕴含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汉朝兴亡的感慨及对英雄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历史的循环和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英雄理想的追求。开篇以“老瞒晚当汉道卧”,点出历史的沉淀与英雄的无奈,接着通过“黑云触天月新破”的意象,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交替。诗中通过对南阳的静坐,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英雄遭遇的深切同情。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当时不遇刘豫州”,表达了对机会渺茫的感慨。诗中的“本图一旅复夏祀,岂为万户伸韩仇”,则显示了作者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大义的思考。后半部分提到马谡的失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功过的反思,表现出对无能为力的历史悲哀。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惋惜,反映了士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黑云触天”),拟人(如“龙乎如有灵”),以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现出对汉朝的怀念和对英雄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
“老瞒”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诸葛亮
诗中提到的“马谡之败”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官渡之战
b) 夷陵之战
c) 赤壁之战
“黑云触天月新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历史变迁的无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