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重山 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

时间: 2025-05-04 03:22:17

诗句

是处飞来又一峰。

何人雕琢就?

夺天工。

四时风雨气空濛。

砚屏侧,疑欲起蛟龙。

蓄石傲坡翁。

仇池虽有色,响难同。

南州孺子乐其中。

不须拜,好友愿相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17

原文展示:

小重山 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
作者: 钱肃润 〔明代〕

是处飞来又一峰。何人雕琢就?夺天工。
四时风雨气空濛。砚屏侧,疑欲起蛟龙。
蓄石傲坡翁。仇池虽有色,响难同。
南州孺子乐其中。不须拜,好友愿相从。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又飞来一座山峰。是谁雕琢而成?真是夺得了天工的精妙。
四季的风雨使得雾气弥漫,似乎在砚台旁边,怀疑要升起一条蛟龙。
这块石头傲然屹立在坡上。仇池虽然有色彩,但其响声是无法相比的。
南州的孩童在其中欢快地游玩。不必去拜访,只要好友愿意同行。

注释:

  • 飞来:指山峰的高耸如飞。
  • 雕琢:指人类的工艺或自然的鬼斧神工。
  • 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超越自然的巧妙。
  • 空濛:形容朦胧的雾气。
  • 砚屏:指砚台旁的屏风,一种书法用具。
  • 蛟龙:传说中的一种水生神龙,象征力量和神秘。
  • 蓄石:形容石头的雄伟和气势。
  • 仇池:可能指某个地方,以颜色和声音著称。
  • 南州孺子:南方地区的孩子,暗示他们的天真与快乐。

典故解析:

  • 蛟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蛟龙常被视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生物,象征着力量与变化,常常出现在诗歌与传说中。
  • 仇池:在古代文学中,仇池常常与美丽的风景和清澈的水流联系在一起,代表着自然的美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肃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优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小重山》创作于作者游历灵壁时,灵壁石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壮丽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通过描绘灵壁石的壮丽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开篇以“飞来又一峰”引入,立即勾勒出灵壁石的雄壮形象,顿时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伟力与神秘。接着“何人雕琢就?夺天工”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其自然形成的惊叹,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似乎在质疑人类的艺术与自然的造化之间的界限。

在“风雨气空濛”的意象中,诗人将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内心感受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氛围。而“疑欲起蛟龙”的比喻则增添了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着潜藏于自然中的无尽可能性。

“蓄石傲坡翁”一句,表达了灵壁石的傲然自处,似乎在与周围的自然相抗衡,展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和生命力。而“南州孺子乐其中”则将视角转向人,与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孩童的纯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不须拜,好友愿相从”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真挚情感,仿佛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比外在的名利更加重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是处飞来又一峰”:描绘灵壁石的高耸,传达出震撼之感。
    2. “何人雕琢就?夺天工”:疑问句,赞美自然之美,暗示人类无法复制。
    3. “四时风雨气空濛”:四季变化与自然气候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4. “砚屏侧,疑欲起蛟龙”:将石头与文化结合,象征着力量与变化。
    5. “蓄石傲坡翁”:形象化石头的坚韧与独立。
    6. “仇池虽有色,响难同”:比较仇池与灵壁石,突显灵壁的独特性。
    7. “南州孺子乐其中”: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孩子们的快乐象征着无忧无虑。
    8. “不须拜,好友愿相从”:强调友谊的重要性,超越了物质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欲起蛟龙”比喻自然的力量。
    • 对仗:如“仇池虽有色,响难同”,对比灵壁石与仇池的不同。
    • 拟人:将石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壁石的壮丽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飞来: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 蛟龙:代表着变化与潜在的力量。
  • 砚屏:文化的象征,连接了自然与文人。
  • 南州孺子:体现了纯真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壁石”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人类的工艺
    • C. 友谊的珍贵
    • D. 生命的无常
  2. “不须拜,好友愿相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友谊的重视
    • C. 对自然的敬畏
    • D. 对孤独的感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小重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李白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钱肃润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入门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谕学 又赋十五夜月 蜡烛 八月十四夜 赠恩平开平陵水三明府 樊文宗复来督学志喜 楚泽凯旋和王郡守韵 人日 赠客忆乡 偈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顶名替身 夕字旁的字 运筹学 詒詒 艮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不臣之心 跂予望之 小患 淅洒 包含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鸟的词语有哪些 彫虫篆刻 珊珊来迟 密要 鼻字旁的字 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