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5:29
䓇䓇东伐,悠悠远征。泛舟万艘,屯卫千营。
这首诗描绘了东征的场景,战士们在远方征战,水面上泛起了成千上万的战舟,营地也搭建得如同千军万马般壮观。
“东伐”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常指对东部敌国的出征,反映了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军事活动。古代士人常用此类场景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曹髦(192-240年),字子桓,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室后裔,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重视。他的诗歌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风格清新而富于哲理。
此诗创作于三国时期,正值战乱频仍之时。曹髦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不免受到国家动荡的影响,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宏大的军事场景,展现出一种壮丽而悲壮的气氛。诗中“䓇䓇东伐”开篇便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却又充满战意的场景,暗示着虽然草木丰茂,但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国家。接着“悠悠远征”表达了征途的漫长与艰辛,仿佛在诉说着战士们在征途中的苦乐与坚持。
“泛舟万艘”形象地展示了大规模出征的壮观景象,成千上万的战船在水面上划过,形成了波澜壮阔的画面。这不仅是军事行动的体现,也象征着国家力量的强盛。而“屯卫千营”则进一步强调了军队的规模和防御的必要,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对安全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草木的生机与战争的严酷,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思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人们的心情。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关怀,透过壮丽的战争画面,反映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无奈。
诗中“东伐”是指什么?
A. 向西征讨
B. 向南出征
C. 向东征讨
D. 向北出征
“泛舟万艘”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小规模出征
B. 坚守不出
C. 大规模出征
D. 退兵
诗中提到的“屯卫”主要是为了什么?
A. 拓疆
B. 进攻
C. 防守
D. 训练士兵
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曹髦的诗更侧重于描绘出征的壮观场面,而《出塞》则更强调边塞的孤寂和士兵的思乡之情,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