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湘妃怨》

时间: 2025-05-01 17:25:29

诗句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5:29

原文展示:

湘妃怨
作者: 陈羽 〔唐代〕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舜帝想要巡视蛮荒之地,南巡并非为了休闲游玩。
九座高山在阳光下显得沉重,两个女子在沧洲上悲泣。
目光所及,楚地的云彩已经断绝,怨恨随着湘水不断流淌。
直到今天听到琴瑟的声音,愁苦无法自已,令人咽气。

注释:

  • :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仁德之治。
  • :巡视、考察。
  • 蛮陬:蛮族聚居的地方,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 逸游:安逸的游玩。
  • 二女:传说中的湘妃,因爱情悲剧而泣泪。
  • 沧洲:指水边的荒凉之地。
  • 楚云:指楚地的云,象征故乡的情怀。
  • 鼓瑟:弹奏瑟(古乐器),引发对往事的回忆与愁苦。

典故解析:

“湘妃”源于《楚辞》,指的是湘江的两位女子,因爱而生的悲哀。诗中提到的舜帝巡视,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羽,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丽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借用历史传说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湘妃怨》通过描绘舜帝南巡的场景,展现了湘妃的悲伤情感。诗的开头提到舜帝的巡视,暗示历史的沧桑与遗憾。随之而来的“二女泣沧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湘妃因爱情未果而泪流满面的悲惨境遇。诗中“目极楚云断”的意象,描绘了遥望故乡的无限愁苦,恰如湘水的流淌,永无止息。最后一句“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则以乐器的声音引发深切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绝望。整首诗情感浓烈,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舜帝想要巡视蛮荒的地方,南巡并不是为了休闲,而是有更重要的目的。
  2. 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在沉重的阳光照耀下,两个女子在水边悲泣,暗示了她们的悲伤。
  3.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眼望楚地的云彩已然断绝,怨恨的情感如湘水般不断流淌。
  4.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直到今天,听到琴瑟的声音,愁苦压抑,令人无法忍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湘水流”比喻情感的不断流淌。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景象,如“楚云断”。
  • 对仗:如“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湘妃的悲哀,反映了对美好爱情缺失的惋惜与对历史的追忆,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湘水:象征爱情的流逝与人间的悲苦。
  • 二女:代表了爱情与忠贞的女性形象。
  • 楚云: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湘妃怨中的“二女”指代的是谁?

    • A. 舜帝的妻子
    • B. 传说中的湘妃
    • C. 南巡的侍女
  2. “至今闻鼓瑟”的意思是?

    • A. 听到乐器的声音感到快乐
    • B. 听到乐器的声音感到悲伤
    • C. 没有听到音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表达对爱与国家的深切思考。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展现了爱情的无奈与悲剧。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更为豪放。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涉及思念与哀愁,但更贴近家庭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

相关查询

踏莎行 早春即事 踏莎行 其三 醉后作 踏莎行 夜月感旧 踏莎行 竹塘寺寓同夏坦仙夜话 踏莎行 读史有感 踏莎行 秋声 踏莎行 题梦秋词卷 踏莎行三首 其二 踏莎行 闺情 踏莎行 己丑冬,永乐署对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讳之门 齊字旁的字 半篮脚 炙鸡渍酒 随俗雅化 赤字旁的字 正秋 包含真的词语有哪些 寸禀 远朋 包含轶的词语有哪些 日升月恒 隶字旁的字 时移世易 鱼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宵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