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叶落 其一 秋思》

时间: 2025-04-26 03:36:28

诗句

小院落。

秋阴薄。

夕阳一片画阑角。

井梧已渐凋,新凉谁先觉。

谁先觉。

满眼西风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28

原文展示:

小院落。秋阴薄。夕阳一片画阑角。井梧已渐凋,新凉谁先觉。谁先觉。满眼西风恶。

白话文翻译:

在小院落里,秋天的阴影轻薄,夕阳洒在画廊的角落。梧桐树的叶子已经渐渐凋零,谁最先感受到这新凉的气息呢?谁能最早察觉这一切?眼前尽是西风的凶恶。

注释:

  • 小院落:指小型的院子,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秋阴薄:形容秋天的阴影变得稀薄,暗示秋天即将结束。
  • 夕阳一片画阑角:夕阳的余晖照在画廊的角落,形象而美丽。
  • 井梧:梧桐树,常被视为秋天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新凉:指秋天带来的新气温。
  • 满眼西风恶:表现出秋天的凄凉与寒冷,使人感到压抑。

典故解析:

  • 梧桐:在中国文化中,梧桐树常与秋天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常常出现在诗歌中。
  • 西风:西风常被用来象征凋零、离别和秋天的萧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左锡嘉(约1625-1704),清代诗人,诗风清雅,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诗人借秋天的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阴薄”“夕阳”“井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秋日氛围。诗人在小院落中感受到的冷清与孤寂,正是对生命流逝的深刻反思。诗中不断重复的“谁先觉”,不仅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感受的渴望,也显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夕阳的美丽与梧桐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透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人心的孤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院落”:生动描绘出诗人处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
    • “秋阴薄”:用“薄”字强调秋天的阴影轻柔,显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夕阳一片画阑角”:夕阳的光辉如画一般美丽,体现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 “井梧已渐凋”:通过梧桐树的凋零,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新凉谁先觉”:对新凉的敏感反映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锐观察。
    • “满眼西风恶”:西风的凶恶象征着冷酷与无情,暗示生活的艰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比作画,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通过“谁先觉”使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结合,显得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

意象分析:

  • 小院落:象征着宁静、隐逸的生活状态。
  • 秋阴与夕阳:形成对比,展现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梧桐:作为秋天的象征,代表着离别与凋零。
  • 西风:象征着萧瑟、凶恶,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凉”是指什么?
      • A. 夏天的热
      • B. 秋天的寒冷
      • C. 春天的温暖
    2. 诗中反复提到的“谁先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期待
      • C. 无奈
    3. “夕阳一片画阑角”中的“画”是指什么?
      • A. 画画
      • B. 美丽的景色
      • C. 画廊
  •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
    • 李白《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比较此诗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左锡嘉更强调个人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人情的苦涩。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登西山望硖石湖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夜哭李夷道 西还寿安路西歇马 舟中夜坐 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春风 岁暮夜长病中灯下闻卢尹夜宴以诗戏之且为来日张本也 汎小䑳二首 其一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五花八门 狼顾麇惊 柔嘉 頁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旧醳 林离 摩厉以需 靑字旁的字 包含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痊的词语有哪些 悲泗淋漓 非字旁的字 合江亭 似开头的成语 挥戈返日 站不住脚 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