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3:20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
爱子心惟壹,宜家语不烦。
雨添南涧藻,风偃北堂萱。
郁郁今同穴,诜诜正满门。
善哉摩顶记,归奉大慈尊。
这首诗表达了对潘氏的哀悼之情。诗人感叹他对儿子的深切关怀,认为应当在家庭中多说些温暖的话,避免烦恼。像雨水滋润南边涧流中的水草,像风轻抚北边堂前的萱草一样,生活中有许多美好。如今两人共同被埋在同一个坟墓里,家门口满是亲友的哀思。愿将我的祝福献给大慈大悲的菩萨。
王之道,宋代诗人,作品多涉及人情世故与自然景观,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亲情的珍视。
这首诗写于对徐朝议恭人潘氏的哀悼之际,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家庭温暖的珍视。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生离死别时人们心中的惆怅与感慨。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悼诗。诗人通过对潘氏生前关爱儿女、家庭温暖的回忆,展现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哀伤。开篇“爱子心惟壹,宜家语不烦”,直接点明潘氏生前对儿子的深切关爱,简单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温暖的家庭氛围。接着,诗人以雨水滋润南涧藻、风轻抚北堂萱的意象,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暗寓人间的温情与和谐。
中间部分“郁郁今同穴,诜诜正满门”则转向对逝者的惋惜,生动展现了亲友们齐聚一堂的情形,表达了人们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与怀念。最后以“善哉摩顶记,归奉大慈尊”收束,突显出一种宗教的慰藉,寄托了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与祈求。
整首诗情感充沛,意象丰富,既有对家庭温暖的赞美,又有对逝者的怀念,真切地反映了人情冷暖,生死离别的主题。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者的怀念与对家庭温暖的珍视。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面对生死时的无奈与哀痛。
诗人对潘氏的感情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表达?
A. 直接叙述
B. 自然意象
C. 对话
“雨添南涧藻”中的“南涧”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苦楚
B. 温暖的家庭
C. 自然的美好
“善哉摩顶记”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逝者的敬佩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逝者的祝福
与王之道的哀悼诗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情感基调更为豪放。杜甫的《春望》则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中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沉关怀,情感上与王之道的诗作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