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

时间: 2025-05-04 07:44:00

诗句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4:00

原文展示: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时的美丽景色,宛如洛水般的游玩令人陶醉,春色在京城中弥漫开来。青郊小路上,车辙交错,回望苍茫江流,日光在河面上闪动,春风中草丛轻轻摇曳。桃花和李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条美丽的小径,而桑树和榆树的阴影则环绕在道路四周。东都的繁华已经被承载,我期待着归程,向着满眼绿意的田野眺望。

注释:

  • 宛洛:指洛水,形容水的柔美,常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色。
  • 佳遨游:形容游玩愉快、风光秀丽。
  • 青郊:青翠的郊外。
  • 苍江流:苍茫的江水。
  • 日华:阳光的光辉。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友谊。
  • 桑榆:桑树和榆树,常象征着生活的安逸与宁静。
  • 东都:指东都洛阳,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朓(464年-499年),字景仁,号谢公,南朝梁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常被誉为“谢家三杰”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分裂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览春色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开头“宛洛佳遨游”即点明了游玩的地点和情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春色满皇州”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春光明媚,青郊小路、苍江流、桃李成蹊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尤其是“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通过动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春风中舞动。

最后两句“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既有对繁华都市的留恋,也有对自然田园的向往,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广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宛洛佳遨游”:宛如洛水般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游览春日的美好。
    • “春色满皇州”:春天的色彩在京城中弥漫,生机盎然。
    • “结轸青郊路”:车辙交错,描绘出游人往来的繁忙与美丽的郊外风光。
    • “回瞰苍江流”:回头眺望那苍茫的江水,意境开阔。
    • “日华川上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在舞动。
    • “风光草际浮”:草丛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生机勃勃。
    • “桃李成蹊径”:桃花与李花点缀的小道,构成了美丽的风景。
    • “桑榆荫道周”:桑树和榆树的阴影环绕着小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东都已俶载”:繁华的东都已被承载,暗示着诗人的情感。
    • “言归望绿畴”:期待归乡的心情,向往着满眼绿意的田野。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宛洛”比喻优美景色)、拟人(如“日华川上动”给阳光赋予了生命)、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个游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青郊: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苍江:象征着广阔与深邃。
    • 桃李:象征友谊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 桑榆:象征着安逸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这些意象不仅渗透了诗人的情感,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宛洛”指的是哪条河流?

    • A. 黄河
    • B. 洛水
    • C. 长江
    • D. 西江
  2. “桑榆”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安逸
    • C. 动荡
    • D. 远方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绝望
    • B. 归乡
    • C. 游玩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对比

  • 比如谢朓的《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和王维的《鹿柴》,两个作品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谢朓的诗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繁荣,而王维的诗则倾向于描绘山林的静谧与深邃。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的情感取向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南朝诗人谢朓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秋日寄筠心大姊 木兰花慢 周湘云女士哀词 木兰花慢 寿王国宾总管 木兰花 木兰花慢 其一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木兰花慢 会有诏止征南之行,复以木兰花慢 木兰花 木兰花 秋思 木兰花慢 新霁过蝶庵访云臣不遇词以柬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保泰持盈 爻闾 余趾 鳖肉 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桂殿兰宫 毛发之功 鬯字旁的字 面是心非 包含秋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形影相对 包含授的成语 杂艺 長字旁的字 磳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