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帝 其二》

时间: 2025-05-05 22:18:57

诗句

嘉树离披。

榆关命宾鸟。

夜月如霜。

金风方袅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18:57

原文展示

白帝 其二
作者: 谢朓 〔南北朝〕

嘉树离披。
榆关命宾鸟。
夜月如霜。
金风方袅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木的叶子已经凋落,榆树下的宾鸟被召唤,夜空中的月亮像霜一样清冷,金色的秋风轻轻地吹拂着。


注释

  • 嘉树:指美好的树木,象征着丰盛的生命。
  • 离披:指树叶的凋落,"离"是离散,"披"是散落的样子。
  • 榆关:榆树旁的关口,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召唤的意思。
  • 宾鸟:来访的鸟类,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夜月如霜:形容夜晚的月光清冷明亮,像霜一样。
  • 金风:指秋风,金色代表丰收和成熟的季节。
  • 袅袅:轻柔的样子,形容风的轻柔。

典故解析

这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与古代文人对秋天的美好回忆和感慨相结合,秋天常常被视作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寓意着成熟和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约464年-499年),字幹之,号谢家子,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白帝 其二》是谢朓在感受秋天的自然景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命流转和季节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谢朓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头的“嘉树离披”便勾勒出一幅秋日的画面,树木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接着提到“榆关命宾鸟”,则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鸟儿的归来与离去,都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夜晚的月光“如霜”,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令人心生感慨。最后一句“金风方袅袅”,则是对秋风的描写,轻柔地吹拂着,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嘉树离披:描绘了秋天树木的凋落,给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感觉。
  2. 榆关命宾鸟:通过鸟的归来,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和人与自然的交融。
  3. 夜月如霜:月光清冷,暗喻思乡之情或孤独之感。
  4. 金风方袅袅:秋风轻柔,象征着丰收和成熟,传递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霜,增强了夜晚的清冷感。
  • 拟人:将风拟人化,表达其柔和的特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景象展开,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嘉树:美好的树木,象征生命的丰盛。
  • 榆关: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宾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循环。
  • 夜月:清冷的月光,代表孤独的心情。
  • 金风: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嘉树离披”中的“离披”意思是: A. 凋落
    B. 繁茂
    C. 繁忙
    D. 聚集

  2. 诗中提到的“夜月如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宁静与孤独
    C. 喜悦
    D. 期待

  3. “金风方袅袅”中的“金风”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比较谢朓的《白帝 其二》和王维的《山中问答》:

  • 两首诗都涉及自然景象的描写,但谢朓的诗更侧重于对秋天的感慨,表现出的情感较为忧伤;而王维的诗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一份宁静的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谢朓诗文集》

相关查询

寄奉新钟宰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芗林五十咏·百花洲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 过鄱阳湖天晴风顺 有叹 食莲子三首 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 和李天麟秋怀五绝句 梅花数枝,篸两小瓷瓶。雪寒一夜,二瓶冻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挨身 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鸡心 包含补的成语 池结尾的成语 知效一官 单人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献可替否 悉甲 狐埋狐搰 金字旁的字 校文 言类悬河 为别 又字旁的字 包含谩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