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5:44
即事十首
作者: 方岳 〔宋代〕
野塘尺水亦生烟,
宁有余波可及田。
商略且为鱼作计,
须臾毋死待丰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场景,水面上升起一缕烟雾,水面波澜不惊,似乎连田地都无法滋养。作者劝告人们要为渔获做打算,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丰收的年景。
方岳,字季良,号竹隐,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方岳在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下,诗歌受到了新的文化思潮的影响。
这首诗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创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借小水塘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强调耐心和长远的眼光。
方岳的这首《即事十首》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小池塘,水面上生起的烟雾,给人一种淡淡的诗意。紧接着,作者通过“宁有余波可及田”的反问,表现出池塘水量的微薄,暗示在这样贫瘠的环境中,不能期望过多的收获。
“商略且为鱼作计”一句,展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鼓励人们要有计划和策略,耐心等待时机的来临。最后一句“须臾毋死待丰年”则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提炼,强调在逆境中保持耐心,期待未来的丰收。整首诗在字句上凝练而意蕴深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野塘尺水亦生烟:
宁有余波可及田:
商略且为鱼作计:
须臾毋死待丰年:
整首诗表达了在生活的困境中,保持耐心与希望的重要性。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人们对未来丰收的期待,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积极面对生活。
诗中“宁有余波可及田”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须臾毋死待丰年”表达的态度是什么?
《春望》与《即事十首》都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但《春望》多了一份对国事的忧虑,而《即事十首》则更为专注于个人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