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1:30
老眼偏明远岫孤,
夕阳故遣树阴疏。
蝉鸣叶底无寻处,
随意闲行偶见渠。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因为年纪大了,眼睛却仍然能看得远,看到那孤零零的远山。夕阳渐渐西下,树影变得稀疏。蝉鸣声在树叶底下无处可寻,随意在闲散中走着,偶尔看到小水渠。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蝉鸣”常常在古诗中象征夏日的宁静和生命的顽强,具有自然的诗意。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以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有幽默和讽刺的成分。
这首诗写于晚秋时节,诗人借晚步之机,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体验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晚步追凉二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开篇的“老眼偏明远岫孤”便道出了诗人年岁虽高,视野却依然开阔,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夕阳故遣树阴疏”描绘了夕阳下树影斑驳的美丽景象,仿佛在提醒读者,尽管时光流逝,自然依然美丽动人。
“蝉鸣叶底无寻处”的描写更是将自然生灵与环境融为一体,蝉声在树叶间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与生命的延续。最后一句“随意闲行偶见渠”,展现了诗人随性的闲适心态,仿佛在漫步中自得其乐,感受到生活的轻松与自在。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带给人一种闲适和宁静的感受,令人向往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映射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与对生活美好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老眼偏明远岫孤”意指:
A. 年老而视力差
B. 年老但仍能看远
C. 眼睛看不到远处
D. 无法看清远山
“夕阳故遣树阴疏”描述的是:
A. 树影密集
B. 夕阳西下的景象
C. 树木开始枯萎
D. 正午的阳光
蝉鸣在诗中象征:
A. 夏日的宁静
B. 寒冬的到来
C. 秋天的落叶
D. 夜晚的寂静
答案:
杨万里的《晚步追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交融。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在山水之间的孤独与清新,而杨万里的诗则呈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