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1: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1:24:06
疏星一一如洗,朗月明明欲波。
高台夜听竹声过,热心被他吹破。
最喜良田满满,还看远岫峨峨。
风前一枕漫颜酡,却笑从前总错。
清晰的星星一颗颗地像洗净了一般,明亮的月光仿佛要荡起涟漪。
在高台上,夜晚听着竹声飘过,热切的心情被这声音打破。
我最喜欢的是丰收的良田,远处的山峦高耸入云。
在微风中,头枕在一枕上,脸上泛起红晕,笑着回忆过去的种种错误。
黄尊素(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常融入人生哲理。
《西江月》创作于黄尊素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之中,诗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田园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反思。明代社会经济渐趋繁荣,农田丰收的景象频繁出现,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喜悦与对生活的思考。
《西江月》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夜空、竹声、田园和山峦的美丽景象。全诗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往事的反思。首句“疏星一一如洗,朗月明明欲波”,描绘了一个清晰而明亮的夜晚,星星和月亮交相辉映,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接下来的“高台夜听竹声过”,则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仿佛在幽静的高台上,静静倾听竹林中传来的清脆声响,心中自然涌起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最喜良田满满,还看远岫峨峨”这两句通过对丰收田野和高耸山峦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自然与人心的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而最后一句“风前一枕漫颜酡,却笑从前总错”,则是对往昔经历的反思,带着一丝幽默和自嘲,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心灵的共鸣,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对过往的反思与释怀,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生活图景。
选择题:诗中“朗月明明欲波”中的“波”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高台夜听____声过”,填入合适的词语。 答案:竹
判断题:诗人对往事持有遗憾的态度。(对/错)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