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26
缟衣绰约栏杆倚。早窗外香吹起。翠羽啁啾风月霁。双成姿韵,庭兰情意。只在丝桐里。知音更有罗浮婿。玉茗风流君许替。拨罢金徽同觅醉。小弦弹了,大瓢沽未。共饮苔枝底。
轻纱衣裳的女子倚靠在栏杆上,清晨的窗外传来阵阵香气。翠色的鸟儿在明媚的风月中歌唱,双双的姿态与韵味,正如庭院中的兰花情意。这样的情景只在丝桐的乐声中可见。知音更有那罗浮的佳婿,风流倜傥的玉茗,此时正许诺于他。拨动琴弦已久,酒还未倒好。我们则在苔藓的枝头下共同畅饮。
赵芬,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赵芬的诗风细腻,常运用丰富的比喻与优雅的意象,展现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体悟。
《青玉案 题董双湖夫人“梅窗琴趣图”》创作于清代,受到当时文人雅士对琴棋书画的热爱及对女性才情的赞美影响。本诗题材以董双湖夫人为中心,既体现了对女性美的欣赏,也反映了文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赵芬的《青玉案》在描绘出一幅优雅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开篇“缟衣绰约栏杆倚”,便将女子的轻盈和柔美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随后,诗人转向窗外的自然景象,“早窗外香吹起”,引出清晨的气息,伴随着鸟儿的啁啾声,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这幅图景中,音乐的元素不可或缺。“只在丝桐里”,表现了琴声的优雅与细腻,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诗中的“知音更有罗浮婿”则表现出对志趣相投者的渴望,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在描写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音的向往,诗人在音乐与饮酒中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共鸣,给读者带来一种抒情的享受。在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中,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女子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知音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诗中“缟衣”指的是什么?
“知音更有罗浮婿”中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哪个?
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赵芬的作品更偏向于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清照和马致远则更注重情感的内心挣扎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