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洛川初出厚载门》

时间: 2025-05-03 04:51:05

诗句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51:05

原文展示:

游洛川初出厚载门 邵雍 〔宋代〕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白话文翻译:

刚走出都城门外,向西南方向指向洛川的角落。 山川展开了远方的意境,天地仿佛悬挂在我的双眼中。 村庄的桑树和榆树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田家的禾黍迎来了秋天的丰收。 民间有这样的乐趣,何必非要等到封侯拜相呢。

注释:

  • 洛陬:指洛川的角落,洛川是古代地名,今河南洛阳一带。
  • 山川开远意:山川的景色展开,给人以远大的意境。
  • 天地挂双眸:形容视野开阔,仿佛天地都在眼前。
  • 桑榆晚:指傍晚时分,桑树和榆树的影子拉长。
  • 禾黍秋:指秋天禾黍成熟,象征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洛川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民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邵雍在宋代是一个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洛川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民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初出都门,远望洛川的景象。诗中“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后两句“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则进一步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民间生活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最后一句“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认为民间的简单生活自有其乐趣,不必追求封侯拜相的荣耀。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诗人刚走出都城,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了洛川的角落。
  2.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山川的景色展开,给人以远大的意境,仿佛天地都在眼前。
  3.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傍晚时分,村庄的桑树和榆树显得格外宁静,田家的禾黍迎来了秋天的丰收。
  4.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民间有这样的乐趣,何必非要等到封侯拜相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地挂双眸”比喻视野开阔,仿佛天地都在眼前。
  • 对仗:“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对仗工整,描绘了宁静的田园风光。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自然美景和远大的意境。
  • 天地:象征广阔的视野和宇宙的宏大。
  • 村落桑榆: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
  • 田家禾黍:象征丰收和民间的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地挂双眸”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民间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邵雍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 为周夫人赠车骑诗 为陆思远妇作诗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二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一 赠从兄车骑诗 答张士然诗 赠顾交趾公真诗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其二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芸锄 巨鳌戴山 爪字旁的字 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沈诗任笔 痴病 狡兔得而猎犬烹 厂字头的字 包含佚的词语有哪些 小童 飘瓦虚舟 从头到尾 神墟 弓字旁的字 包含捞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执鞭随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