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杭州乱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8-12 23:44:05

诗句

缓城将母走者谁,吾宗贵人丞相儿。

高门潭潭深如海,一朝赤脚踏路岐。

吁嗟身世本何有,金帛满家那得守。

衣冠自古皆贼仇,玉石俱焚无好丑。

呜呼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无庸悬绝产祸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3:44:05

原文展示

缓城将母走者谁,吾宗贵人丞相儿。
高门潭潭深如海,一朝赤脚踏路岐。
吁嗟身世本何有,金帛满家那得守。
衣冠自古皆贼仇,玉石俱焚无好丑。
呜呼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无庸悬绝产祸机。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缓缓地走向城外,
我的家族中有位贵族的丞相之子。
高门大户的深潭如同大海,
一天赤脚走在岔路上。
叹息啊,人生本无可拥有,
即使家中金银满仓又能怎样?
自古以来,衣冠楚楚的都如贼仇,
无论是玉器还是石头,皆一并焚烧,无分好坏。
哎,如何能让贫富都享受权势的平等,
无须悬绝于生死祸患之间。

注释

  • 缓城: 形容城市的缓慢和宁静。
  • 丞相: 古代最高官职之一,代表权力和地位。
  • 高门: 指高贵的家庭或大家族。
  • 潭潭: 形容深邃的水潭。
  • 赤脚: 表达一种无所依靠的状态。
  • 吁嗟: 表达叹息或感慨。
  • 衣冠: 指身份地位的象征。
  • 贼仇: 指那些因权势而生的仇恨。
  • 玉石俱焚: 比喻无论贵贱一同遭受厄运。
  • 贫富受用势略齐: 意指希望贫富之间能平等享受权力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一止,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深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展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乱世之中,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权贵的讽刺和对平民的同情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浓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刘一止的《闻杭州乱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命运的无奈与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缓城将母走者谁”引入,表现出一种对人们生活状态的观察,流露出对古老城镇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吾宗贵人丞相儿”,反映出权势的世家与普通人的对比,映射出不平等的社会阶层。

“高门潭潭深如海”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权贵家庭的深邃与神秘,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权力和财富。而“赤脚踏路岐”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贫穷者的无奈与困境。诗人对身世的叹息、对财富的怀疑,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后面的“衣冠自古皆贼仇”更是直指社会的本质,揭示了权力与财富所带来的仇恨与争斗。最后,诗人发出“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的感叹,呼唤一种公平与正义,渴望一个没有阶级差异、人人平等的社会。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缓城将母走者谁:开头以疑问引入,询问是谁在走向缓城,暗示对人们命运的关心。
  2. 吾宗贵人丞相儿:提到自己的家族,暗示权势关系。
  3. 高门潭潭深如海:比喻权贵之家深不可测。
  4. 一朝赤脚踏路岐:描述赤贫者的无助,形成对比。
  5. 吁嗟身世本何有:感叹人生的无常。
  6. 金帛满家那得守:即使有财富,也无法真正守护。
  7. 衣冠自古皆贼仇:揭示了衣冠背后的仇恨。
  8. 玉石俱焚无好丑:无论贵贱,最终都要面临灭亡。
  9. 呜呼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对社会公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门潭潭深如海”,形象生动。
  • 对仗:如“金帛满家那得守,衣冠自古皆贼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感叹:通过“呜呼”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社会的阶级差异与人生命运的不平等,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呼唤一种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现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社会和历史。
  • 贵人:代表权势与地位。
  • :深邃、神秘,象征权力的不可知。
  • 赤脚:无助、赤贫的象征。
  • 金帛:财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刘一止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哪种情感? A. 对爱情的感伤
    B. 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C. 对自然的赞美

  2. “衣冠自古皆贼仇”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衣冠代表财富
    B. 衣冠与身份无关
    C. 衣冠与仇恨相连

  3. 诗中提到的“赤脚”意指? A. 贫穷与无助
    B. 幸福与自由
    C. 富贵与荣耀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刘一止:两者均关注社会底层,但杜甫更多关注战乱带来的苦难,而刘一止则强调个人命运与社会阶级的对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一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宋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披仙亭晚饮 次韵子瞻感旧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送青州签判俞退翁致仕还湖州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二 横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罪恶迷天 塔器 樵叟 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宫移羽换 巳字旁的字 风景不殊 干荫 下家 朝闻夕死 旡字旁的字 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出圣入神 西装革履 马字旁的字 包含轨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