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10
南溪夜雪晓来霁,有客晨游酒未消。风泛余花来逐马,光浮断涧不知桥。山寒冻合行人息,醉熟宾欢舞意嚣。归骑相将踏瑶玉,嗅林闲认早梅条。
南溪在夜间下雪,早晨时雪停了,有客人在晨光中游玩,酒意尚未消散。微风吹动着残花,跟随马蹄而来,阳光照耀着断裂的山涧,让人无法辨认桥的所在。山中寒冷,冻得行人无处可歇,酒醉的宾客欢舞,声势喧嚣。归途骑马同行,踏上如瑶玉般的雪地,闲暇间嗅到树林中早梅的香气。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作品涉猎广泛,尤以诗词、散文见长。
这首诗创作于南溪的冬季,描绘了雪后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与友人聚会的欢愉之情。诗人在清晨雪后的景色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愉悦交织的情感。
这首诗以南溪的夜雪为背景,展现了冬日清晨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描绘出雪后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开篇“南溪夜雪晓来霁”,即刻引入读者的视线,让人感受到寒冷与清新的对比。接着,诗人描绘了晨游的客人酒意未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酒后微醺的欢愉让人心头暖意盈盈。
在描写中,“风泛余花来逐马,光浮断涧不知桥”生动展现出微风拂过残花的情景,阳光照耀下的山涧如梦似幻,仿佛让人忘却了桥的存在。这种自然与人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归骑相将踏瑶玉,嗅林闲认早梅条”,诗人描绘了归途中的快乐时光,踏雪而行,嗅梅花香气,象征着春的即将到来,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雪后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南溪夜雪晓来霁”中的“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归骑相将踏瑶玉”是指什么?
诗中的“醉熟宾欢舞意嚣”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