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25
渔父词(丹霞)
作者: 惠洪 〔宋代〕
不怕石头行路滑。归来那爱驹儿踏。
言下百骸俱拨撒。无剩法。
灵然昼夜光通绕。古寺天寒还恶发。
夜将木佛齐烧杀。炙背横眠真快活。
憨抹挞。从教院主无须发。
全诗翻译:
不怕石头滑的路,归来时骑着我心爱的马。
说着话,身体的疲惫全都抛开,毫无留恋。
内心清净,日夜光明环绕。
古老的寺庙寒冷,依然让人心生厌恶。
夜晚将木雕的佛像一同焚烧,
背靠火炕安睡着,真是快活。
懒洋洋地打个盹,让院子的主人无须关心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惠洪,宋代诗人,以其洒脱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出一种自然、闲适的生活态度。他的诗歌常常蕴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惠洪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反叛,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渔父词(丹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束缚的不屑。诗中描绘了一个行走在石路上的渔夫形象,尽管路途艰难,却依然坚定无畏。这种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归来那爱驹儿踏”引入,表现出对骑马归来的期待,暗示着他对归属感的追求。接下来的“言下百骸俱拨撒”,则表现了一种对烦恼的释怀,似乎告别了所有的疲惫与世俗的牵绊。
“灵然昼夜光通绕”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明亮,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而“古寺天寒还恶发”则反映了他对传统宗教的反感,表现出对世俗的讽刺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纷扰的淡然,表现了诗人追求“快活”的生活理念,恣意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题集中在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所畏惧与不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爱驹儿”指的是什么?
“灵然昼夜光通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诗中对传统宗教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渔父词(丹霞)》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惠洪的诗更侧重于对世俗的反叛与对自然的热爱,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的快意人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