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8:06
羌村小别无多日,杜曲重来定几时。
风雨尊前人老大,关山笛里道倭迟。
朝班渐喜长安近,归计惟应襄水知。
为谢殷勤杯酒意,少陵原上一题诗。
我在羌村短暂离别,没几天又要重返杜曲,不知何时再相见。
风雨中,酒杯前的朋友已是白发苍苍,关山之外的笛声中,似乎在诉说归期遥遥。
朝班的心情愈发愉悦,因为长安已近在咫尺,归途唯有襄水知晓我的行踪。
为了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我在少陵原上即兴题写了一首诗。
柯逢时(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号北海,晚号云谷,出生于福建,后移居南京。他的诗风受到了杜甫等人的影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此诗作于柯逢时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中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敏锐观察。
这首诗以“羌村小别”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留恋与不舍。开篇几句简单而富有情感,勾勒出短暂离别的场景,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诗人通过“风雨尊前人老大”的描写,展示了时间的无情,朋友的年华已逝,令人感慨万分。与此同时,“关山笛里道倭迟”则暗示着归途的遥远,笛声传递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在后半部分,诗人由感伤转向希望,提到“朝班渐喜长安近”,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长安的近在咫尺,象征着归途即将开启,而“归计惟应襄水知”则表明只有自然界的河流知晓归期。最后一句“为谢殷勤杯酒意”,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在少陵原上的题诗更是将情感与文学的结合推向高潮。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时间、友情和归途的思考,表达了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传递出一种温暖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羌村”代表什么?
A. 远方的城市
B. 少数民族村落
C. 诗人的家乡
D. 古代的都城
“关山笛里道倭迟”中的“笛声”象征什么?
A. 朋友的欢笑
B. 思念与归期
C. 自然的声音
D. 离别的愁苦
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表现在哪一句?
A. 为谢殷勤杯酒意
B. 朝班渐喜长安近
C. 归计惟应襄水知
D. 风雨尊前人老大
柯逢时的《顾晴谷大令饯别牛头山杜子祠即席赋二律其二》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主题上都涉及离别与思念,但柯逢时的作品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出对家庭的牵挂与历史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