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7:00
万叠空青春杳杳。
一蓑烟雨吴江晓。
醉眼忽醒惊白鸟。
拍手笑。
清波不犯鱼吞钓。
津渡有僧求法要。
一桡为汝除玄妙。
已去回头知不峭。
犹迷照。
渔舟性懆都翻了。
万重山水空茫茫,青春时光已渺无踪影。
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映照着吴江的清晨。
醉眼猛然清醒,惊动了白色的鸟儿。
拍手大笑,
清波荡漾,鱼儿不再吞钓饵。
渡口有僧人寻求佛法的教义。
我划一桨为你解开深奥的道理。
已然远去再回首,才知没有高峻的险峰。
仍旧迷乱,
渔舟的性情全然改变了。
作者介绍:惠洪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1080年,卒年1155年。他以山水诗闻名,追求自然的田园生活,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他隐居生活期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这首诗中的渔父形象,象征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渔父词(船子)》以渔父的形象为中心,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又宁静的江南晨景。诗中以“万叠空青春杳杳”开篇,便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青春一去不复返,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然而,随后的描写却是美丽的自然景象:吴江的晨雨、渔夫的蓑衣、白鸟的惊飞,构建了一个恬淡的氛围。诗人在醉眼中看世界,透出一丝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
诗中“清波不犯鱼吞钓”一句,表现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鱼儿不再咬钓饵,似乎暗示着一种对功名利禄的超然,而“津渡有僧求法要”则引入了佛教元素,表明诗人对内心追求的反思。最后一句“渔舟性懆都翻了”点明了生活的变化和心境的转变,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图景,更深入探讨了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惠洪作品中常见的哲理性和情感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哲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叠”是指什么?
“津渡有僧求法要”中的“僧”指的是?
诗中“拍手笑”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