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54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作者: 惠洪 〔宋代〕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
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在那条绿槐和烟柳交织的长亭路上,
我恨不得立即与你分离。
日子漫长得像年一样,愁苦难以忍受。
我在高城上回头,暮云遮蔽了视野,
不知你在何方。
天将黑,我在旅舍解鞍。
暗中回忆我们曾经的千言万语。
我这细腻柔情又有多少呢?
薄薄的被子孤枕而眠,梦中回到安静的夜里,
清晨的细雨轻轻洒落。
作者介绍: 惠洪,字仲明,号山人,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词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常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旅途中,表达了对离别的苦楚与思念,反映了宋代人们情感细腻的特征,尤其是在社交和离别场合中所产生的感伤。
这首《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愁苦而又美丽的氛围。开篇的“绿槐烟柳长亭路”便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绿槐与柳树交相辉映,仿佛在静静诉说着离别的故事。接下来的“恨取次分离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愤懑,情感真实而强烈。
诗中“日永如年愁难度”一句,极具生活哲理,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因思念而导致的时间感扭曲,日子过得如同漫长的岁月,愁苦难以忍受。诗人站在高城回首,面临的却是“暮云遮尽”,无法再看见那个人的身影,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词在写景的同时寄托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在“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中,诗人用寂静的夜晚和细雨的描写,突显了孤独的心境,令人感同身受。通过这样的情感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份细腻的情愫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表达,传递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开者的深切思念,展现了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日永如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薄衾孤枕”中的“薄衾”指的是什么?
诗人的离别感受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