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7:25
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
作者:罗隐
草虫幽咽树初团,
独系孤舟夜已阑。
浊浪势奔吴苑急,
疏钟声彻惠山寒。
愁催鬓发凋何易,
贫恋家乡别渐难。
他日亲朋应大笑,
始知书剑是无端。
在夜晚靠泊在毗陵,虫鸣声细微,树木刚刚发芽,
我独自系着小舟,夜已经深了。
浑浊的浪潮奔涌而来,直逼吴苑,
稀疏的钟声传来,带着惠山的寒意。
愁苦催促着我的鬓发,衰老何其容易,
贫困使我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深重。
将来我的亲朋好友应该会大笑,
这才明白书剑的追求是多么无意义。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紫云,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835年,卒于约公元900年,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以写景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夜泊毗陵时,面临乡愁与人生困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是一首充满感怀的诗作,通过夜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篇以“草虫幽咽”引入,营造出一种寂静、孤独的氛围,虫鸣声在树木新芽间回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却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提到“独系孤舟”,表明诗人身处船中,独自一人,夜色渐深,心中涌起思乡之情。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接连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心境的结合,浊浪奔涌,钟声清冷,都为诗人的愁绪增添了厚重的背景。愁苦的情感在“愁催鬓发凋何易”中达到了高潮,诗人感叹衰老的无奈,时间的流逝让他对家乡的思恋愈加深厚。
最终,诗人以“他日亲朋应大笑”作结,反映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与对理想追求的无奈,深刻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草虫幽咽”意指:
A. 虫鸣声细微
B. 草虫很吵
C. 树木茂盛
D. 夜晚很热
“愁催鬓发凋何易”中的“鬓发”指的是:
A. 头发
B. 眉毛
C. 眼睛
D. 胡须
诗人最后一句“始知书剑是无端”表达了:
A. 对书剑的追求非常满意
B. 理想追求的无意义
C. 书剑是生活的全部
D. 朋友的嘲笑很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