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1:45
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郄诜。
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
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
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韦右丞的寄托与敬仰。诗中提到的“赤壁”指的是赤壁之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中台拜郄诜”则是描述了对名士的崇敬;“官资参令仆”意指作者在官场的地位和经历,体现了对过去的反思;“持纲自此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后半部分提到的“禁树曾摛藻”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黑暗的无奈。
罗隐(834年-901年),字梦符,号青丘,唐代诗人。罗隐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咏怀和抒情,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投寄韦右丞》所作于唐朝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通过寄情于友人,表达了对时事的思考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投寄韦右丞》是一首抒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关注和对友人的寄托。诗中的意象丰富,历史典故频出,既有对赤壁之战的感慨,也有对当代名士的敬仰,展现了作者的博学与情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在描写官场生活时,诗人既有对权力的渴望,又有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复杂心态。
诗中最后一句“何处话穷鳞”更是引人深思,象征着在复杂的官场与历史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及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选择题:诗中的“赤壁”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三国演义中的战役
B. 诗人个人的经历
C. 唐朝的兴衰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郄诜”是指__。
判断题: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完全积极的。 (对/错)
《将进酒》与《投寄韦右丞》对比:
两首诗都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李白的《将进酒》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罗隐的《投寄韦右丞》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官场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