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04
和郑巽坡韵
身虽湖海常怀主,
忠在朝廷肯具臣。
为国未尝知有己,此心可以质诸神。
绸缪旧话方樽酒,
拂涤征涂满袂尘。
雍齿且封君岂应,
正须珍重保千钧。
即使我的身心如湖海般广阔,我仍然心怀主君;
在朝廷上我忠诚地担当臣子的职责。
为国奉献时,我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我的心可以向神明证明这份诚意。
与友人一起畅饮美酒,
清洗尘埃,去除旅途的疲惫。
雍齿尚且封侯,君主又怎么能不珍重我呢?
因此,我必须好好把握这千钧重任。
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君复,号渔隐,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风格多为豪放洒脱,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正身处政治中心,面临国家危机与个人命运的抉择,通过诗歌表达对忠诚的坚定信念和自身责任感。
李曾伯的《和郑巽坡韵》是一首充满忠诚与责任的诗。诗的开头以“身虽湖海常怀主”开篇,表达了他虽身处广阔的湖海,却始终心系国家和君主。这种对国家的忠诚是贯穿整首诗的主题。他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体现出一种胸怀天下的气度。诗中提到“为国未尝知有己”,更是强调了为国服务的无私精神。
在中间的几句,诗人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与朋友们的相聚和真情的流露,展现出一种温情与人情的结合。最后两句则回归到国家与责任,强调了君主应珍重有才之士,反映了时代下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整首诗意蕴深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歌通过忠诚和责任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呼唤对人才的珍惜与重视。
李曾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雍齿”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将军
诗中的“绸缪旧话方樽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友情与欢聚
C. 对国家的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李曾伯的诗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但李曾伯更加强调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