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时间: 2025-05-05 17:17:49

诗句

一自檀溪把酒余,年来夷路崎岖。

栖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

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17:49

原文展示: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一自檀溪把酒余,年来夷路崎岖。
栖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
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白话文翻译:

自从在檀溪边饮酒之后,这些年来走在艰难的夷路上,已经变得十分崎岖。栖息在山头,夕阳西下,心中忧愁,人渐渐衰老,眼前的景象在西风中显得格外不同。故乡的山峦愈发显得黯淡,往日的柳树颜色也显得半荒芜。我在草堂中想见那忧愁时刻,曾经赋诗时,军队的捷报是否已近?

注释:

  • 檀溪:指檀溪河,诗人可能是在此饮酒。
  • 夷路:指通往夷族的道路,象征着艰难的旅途。
  • 栖头:栖息之处。
  • 局面:眼前的景象。
  • 草堂: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有对故乡和现实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壬辰年,正值南宋时期的动荡年代,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经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历了艰难的旅途后,内心的感慨与忧伤。开头一句“自檀溪把酒余”,便引入了饮酒的场景,暗示着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愈发明显,特别是“栖头落日人空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无奈和对岁月的感叹。故乡的山和柳在诗中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愈发黯淡和荒芜的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伤。最后几句“草堂想见忧时切”,则提示诗人在草堂中思考国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及对官军的期盼,显示出诗人既有个人情感,又有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自檀溪把酒余:自从在檀溪边饮酒之后,暗示与友人共饮的愉快时光已经远去。
  2. 年来夷路崎岖:这些年来,走的路途艰难曲折,体现了人生的艰辛。
  3. 栖头落日人空老:在落日余晖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人生渐渐老去。
  4. 局面西风事顿殊:眼前的景象因西风而变化,暗示着外界环境的变迁。
  5. 故国山容增黯淡:故乡的山色愈加黯淡,表达对故国的忧伤。
  6. 旧时柳色半荒芜:过去的美好已经成为荒芜,象征着失去的青春。
  7. 草堂想见忧时切:在草堂中思念忧虑时刻,体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8. 曾赋官军近捷无:曾经写过的诗歌中是否有关于军队捷报的期待,表达对国家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乡的山和柳比作心中情感的寄托。
  • 拟人:景象因西风而变化,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个人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表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檀溪:象征着过往的美好时光。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故国山: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草堂: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檀溪”指的是? A. 一条河流
    B. 一位朋友
    C. 一种酒
    D. 一种植物

  2. 在诗中,诗人对故乡的心情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李曾伯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为悲壮,李曾伯则更显细腻与柔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三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一 别意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此夕薰风息舜弦 鹧鸪天 文炳学长见和新词,喜奉一首 鹧鸪天 其三 琵琶亭 鹧鸪天(看瑞香) 鹧鸪天 寄外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堑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汹汹拳拳 西照 齲字旁的字 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局地扣天 垂暮之年 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正封 疋字旁的字 不以人废言 春山八字 香榭 一撒手儿 小国寡民 腮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