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1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17:49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一自檀溪把酒余,年来夷路崎岖。
栖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
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自从在檀溪边饮酒之后,这些年来走在艰难的夷路上,已经变得十分崎岖。栖息在山头,夕阳西下,心中忧愁,人渐渐衰老,眼前的景象在西风中显得格外不同。故乡的山峦愈发显得黯淡,往日的柳树颜色也显得半荒芜。我在草堂中想见那忧愁时刻,曾经赋诗时,军队的捷报是否已近?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有对故乡和现实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壬辰年,正值南宋时期的动荡年代,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经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历了艰难的旅途后,内心的感慨与忧伤。开头一句“自檀溪把酒余”,便引入了饮酒的场景,暗示着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愈发明显,特别是“栖头落日人空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无奈和对岁月的感叹。故乡的山和柳在诗中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愈发黯淡和荒芜的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伤。最后几句“草堂想见忧时切”,则提示诗人在草堂中思考国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及对官军的期盼,显示出诗人既有个人情感,又有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个人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表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檀溪”指的是?
A. 一条河流
B. 一位朋友
C. 一种酒
D. 一种植物
在诗中,诗人对故乡的心情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曾伯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为悲壮,李曾伯则更显细腻与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