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陈推官幽居十咏·溪上赋诗》

时间: 2025-05-02 06:15:36

诗句

阅遍岸花汀草,捻髭危坐渔矶。

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5:36

原文展示:

陈推官幽居十咏·溪上赋诗 王炎 〔宋代〕 阅遍岸花汀草,捻髭危坐渔矶。 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

白话文翻译:

我遍览了岸边的花朵和汀上的草,捻着胡须,端坐在渔矶之上。 突然间,灵感如泉涌,我一笑之间便捕捉到了佳句,溪山也因此争相吐露出光辉。

注释:

  • 阅遍:遍览,仔细观看。
  • 岸花汀草:岸边的花朵和汀上的草。
  • 捻髭:捻着胡须,表示沉思。
  • 危坐:端坐,正坐。
  • 渔矶:渔人垂钓的岩石。
  • 冥搜:深入思考,寻找灵感。
  • 得句:得到诗句。
  • 溪山争吐光辉:溪山仿佛因为诗人的佳句而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投入。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闲暇之余,游览自然时的即兴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溪边静坐,沉思中得到诗句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沉思与创作过程。首句“阅遍岸花汀草”展现了作者对周围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而“捻髭危坐渔矶”则传达了作者沉思时的专注与宁静。后两句“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巧妙地将创作灵感与自然美景相结合,表达了诗句的诞生不仅丰富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让自然景色显得更加生动和有灵性。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诗歌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阅遍岸花汀草”: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岸边的花朵和汀上的草,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细致的观察力。
  2. “捻髭危坐渔矶”:作者捻着胡须,端坐在渔矶之上,形象地描绘了其沉思的状态。
  3. “一笑冥搜得句”:作者在沉思中突然得到灵感,一笑之间捕捉到了佳句,表达了创作的喜悦。
  4. “溪山争吐光辉”:溪山仿佛因为诗人的佳句而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展现了诗句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修辞手法:

  • 拟人:“溪山争吐光辉”中的“争吐”赋予了溪山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诗歌的和谐共生。作者通过在自然中的沉思与创作,表达了自然美景对诗歌创作的启发作用,以及诗句对自然景色的美化和提升。

意象分析:

  • 岸花汀草: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 捻髭危坐:象征沉思和专注。
  • 渔矶:象征宁静和远离尘嚣。
  • 溪山争吐光辉:象征诗句的光彩和自然的灵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捻髭危坐渔矶”描绘了作者的哪种状态? A. 沉思 B. 钓鱼 C. 行走 D. 睡觉

  2. “溪山争吐光辉”中的“争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诗歌的和谐共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沉思与创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包含了众多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与王炎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曾子 送雷司法于发秤提结局一首 怀曾景建二首 挽聂孺人 和张文学投赠 七十四吟十首 其八 题林户曹寒斋 端嘉杂诗二十首 其二十 挽陈北山二首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嗟欷 退有后言 緑箨 樗栎散材 肀字旁的字 鹊血 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远年 后手不接 又字旁的字 秉公办理 贝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谲诳 神怒鬼怨 包含潘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