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

时间: 2025-05-07 09:07:27

诗句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27

原文展示: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白话文翻译:

珍重筠溪的旧主人,我知道明水就是他们的前身。
为何一念之间初无过错,却又引发了多生的未了因缘?
停止饮酒,裙子和衣衫变得杂乱无章,
逃离禅宗的槌子,想要比邻而居。
云居的嫡子重新提起这事,
向四方传播这些新的话语。

注释:

  • 珍重:珍惜,重视。
  • 筠溪:地名,指的是一个道教或佛教的隐士居所。
  • 明水:指清澈的水,象征明亮的智慧。
  • 一念:指心中一个念头。
  • 止酒:停止饮酒。
  • 裙襦:古代女性的衣服。
  • 逃禅槌:指避开禅宗的修行方式。
  • 云居:指云游的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诗词和词曲。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融合道教和佛教思想,注重内心修养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对修行和自我反省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惑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修行方式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筠溪居士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反思与追求。诗的开头以“珍重筠溪旧主人”引入,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接着以“明水”象征智慧,提出了“如何一念初无过”的哲学思考,探讨了因果关系和人生的复杂性。诗人在后半部分通过对饮酒和衣着的描写,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并试图逃离这种繁杂的境界,向往更高的精神世界。最后一句“流布诸方此话新”,则显示了诗人希望传播自己新领悟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珍重筠溪旧主人:表达对昔日隐士的怀念与敬重。
  2. 我知明水是前身:暗示智慧的源头。
  3. 如何一念初无过:思考心念与因果的关系。
  4. 便有多生未了因: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纠葛。
  5. 止酒裙襦成厌杂:对繁杂世俗生活的厌倦。
  6. 逃禅槌拂要比邻:向往逃离禅宗的束缚。
  7. 云居嫡子重拈出:提到隐士传承与交流。
  8. 流布诸方此话新:希望将自己的思考传播给他人。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隐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生的因果关系、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筠溪:象征隐士的生活与精神追求。
  • 明水:象征智慧和清澈的内心。
  • :象征世俗的享乐与烦恼。
  • 禅槌:象征修行的艰辛与束缚。
  • 云居:象征自由与高远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筠溪”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酒
    B) 隐士的生活
    C) 繁杂的世俗生活
    D) 智慧

  2. “明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清澈的水,象征智慧
    C) 一种修行法
    D) 世俗生活

  3. 诗中“止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乐
    B) 厌倦世俗生活
    C) 对酒的喜爱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张元干的作品更具哲理性,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情感的抒发与自然的美。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张元干研究》

相关查询

和友人惠诗 程朱之学四首 咏史上·老子 邵武泰宁途间一路海棠 石堂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野步十首 咏史上·太公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咏史上·中山靖王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听其自便 包含翳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陌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狠酒 页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束马县车 裾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酒子 包含见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冶荡 耂字旁的字 深洽 飞殃走祸 瞒天瞒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