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14
春晓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小合回残梦,开帘转晓晖。
霞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
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
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春天的早晨,我刚从梦中醒来,拉开窗帘,晨光透入室内。
晨曦透出一丝寒意,风吹得不定,花瓣随风飘落,鸟儿因惊恐而飞离。
我因生病而口渴,偏偏在这样的清晨想喝柘(柘的果实),早晨的寒意让我不敢减去衣物。
我把沉重的心情藏在心底,向春天告别,送走这个美好的季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文中提到的“谢雪”意指春天的到来,告别寒冷的冬季。古时常用“谢”来形容离别。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文风清新洒脱,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晨的美好与惆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季节更替的思考。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但诗人内心却感到一丝不安与病痛。
《春晓》是一首描绘春晨景象的诗,诗中通过对晨光、寒风、花鸟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小合回残梦,开帘转晓晖”,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祥和的晨晨。梦境的残留与晨光的到来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霞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不稳定性。虽然春天带来了温暖,但寒风仍然在,不禁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花瓣的凋落和鸟儿的惊飞,似乎也在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幻。
后面的“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生病的他,在春寒中感到无奈与孤独,渴望却又害怕减去衣物,这种对温暖的渴望与现实的困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在告别冬雪、迎接春天的同时,诗人似乎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展现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传达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开帘转晓晖”表达了什么?
“花落鸟惊飞”中鸟儿的惊飞象征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持底送春归”中“底”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都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风格,值得深入比较与学习。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欧阳修的诗词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