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4:36
齐人谨盐筴,伯者之事尔。
计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齿。
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犹为耻。
後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
权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
穴◇如蜂房,熬波销海水。
岂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
物艰利愈厚,令出奸随起。
良民陷盗贼,峻法难禁止。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
公私两皆然,巧拙可知已。
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
连年宿与泗,有政皆可纪。
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己。
闵然哀远人,吐策献天子。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
奈何窒其一,无异釱厥趾。
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
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
金钱归俯藏,滋味饱闾里。
利害难先言,岁月可较比。
盐官皆谓然,丞相曰可喜。
适时乃为才,高论徒谲诡。
夷吾苟今出,未以彼易此。
隋堤树毵毵,汴水流弥弥。
子行其勉旃,吾党方倾耳。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4:36
齐人谨盐筴,伯者之事尔。
计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齿。
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犹为耻。
後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
权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
穴如蜂房,熬波销海水。
岂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
物艰利愈厚,令出奸随起。
良民陷盗贼,峻法难禁止。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
公私两皆然,巧拙可知已。
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
连年宿与泗,有政皆可纪。
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己。
闵然哀远人,吐策献天子。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
奈何窒其一,无异釱厥趾。
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
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
金钱归俯藏,滋味饱闾里。
利害难先言,岁月可较比。
盐官皆谓然,丞相曰可喜。
适时乃为才,高论徒谲诡。
夷吾苟今出,未以彼易此。
隋堤树毵毵,汴水流弥弥。
子行其勉旃,吾党方倾耳。
齐国的人严谨地管理盐的专卖,这是官员的职责。
计量口粮后所剩的,都是为了养活百姓。
百姓丰盈,国家也富裕,生活有条理。
然而这并非三王时代的法则,儒者对此仍感羞耻。
后世情况更甚,盐的征收始于汉朝。
权力的量度掌握在自己手中,细小的事情已经过于严重。
盐的储存如同蜂窝,熬制的盐水几乎销毁了海水。
怎知平民百姓,吃着淡水甚至致使死亡。
物价越高,奸诈的行为也随之而起。
良民被盗贼所陷,严格的法律难以禁止。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琐惩罚。
公私两方面都是如此,巧拙尽在眼前。
英俊的职方郎,文采和品德皆出众。
连年住在泗水,有政绩皆可记载。
忽然收到任命书,感激涕零奔赴好友。
哀伤远方的朋友,献策给天子。
治国就像治身,四民如同四肢。
怎么能堵住其中一部分,犹如釱住了脚趾。
工作与商业,原本是相辅相成。
我请求通畅其流,为国家扫除泥泞。
金钱归于低处,享受的滋味充实了邻里。
利害难以先言,岁月可以较量。
盐官们皆认为如此,丞相也说可喜。
适时才是人才,高论只是诡诈。
夷吾如果现在出山,未必会用这个去交换那个。
隋堤上的树木繁茂,汴水缓缓流淌。
子行其勉励,我的同党正在倾耳倾听。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以散文和诗词闻名,尤其擅长古文运动。
此诗写于欧阳修任盐政时,表达了他对盐专卖制度的思考和对民生的关切。他关注国家的治理与民众的生活,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通过对盐专卖制度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福祉的关心。欧阳修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精炼的语言,揭示了盐的管理如何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他提到,虽然盐的专卖制度在历史上有其必要性,但过于严苛的管理方式对百姓的生存造成了负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对比,如“治国如治身”,强调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同时,诗中也提到“英英职方郎”,表达了对有才能的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真正为国家和百姓服务。诗的结尾用“子行其勉旃,吾党方倾耳”点明了团结与努力的重要性,呼唤人们关注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全诗情感真挚,逻辑严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
诗的主题围绕盐的管理与民生,表达了对官员责任的期待以及对民众困境的关切,强调治理国家与管理个人生活的相似性,呼唤公正与和谐。
选择题: 欧阳修的《送朱职方提举运盐》主要批判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治国如治身”,这句话强调了____的重要性。
判断题: 诗中提到“英英职方郎”,是对所有官员的赞美。 (判断: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