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时间: 2025-05-02 13:15:23

诗句

清湖纳明月,远览无留云。

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自醉宁问客,一樽复一樽。

平生今不饮,意得同酣醺。

清言冰玉质,坏衲山水纹。

殚精有後悟,畜耳无前闻。

潜鱼避流光,归鸟投重昏。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23

原文展示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作者:陈师道 〔宋代〕

清湖纳明月,远览无留云。
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自醉宁问客,一樽复一樽。
平生今不饮,意得同酣醺。
清言冰玉质,坏衲山水纹。
殚精有後悟,畜耳无前闻。
潜鱼避流光,归鸟投重昏。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湖水映照着明亮的月亮,远望去没有一丝浮云。
人生又何必纠结于什么呢?只要有酒和桐君在身边。
我自醉无须问别人,一樽接着一樽地喝。
今生今日不饮酒,心中却意得同样的酣醉。
清晰的话语宛如冰玉的质地,破坏了山水的纹理。
费尽心思才有后来的领悟,耳中却没有前面的声音。
潜游的鱼儿躲避着流光,归来的鸟儿投向浓重的昏暗。
相信有千丈的清水,倒不如一尺的浑浊。

注释

  • 清湖:指的是西湖,湖水清澈。
  • 桐君:指的是酒,古时常用桐树的果实酿酒。
  • :酒器,通常指酒杯或酒壶。
  • 清言冰玉质:比喻话语清晰且高雅。
  • 坏衲:失去原有的美好,衲是指僧衣或布料。
  • 殚精:形容用尽心力。
  • 潜鱼避流光:比喻在光亮中躲避,暗示隐秘和低调。
  • 千丈清一尺浑:用以比喻清澈与浑浊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30),字士元,号长洲,宋代著名的诗人、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作者在西湖观月时,受到月色与琴音的启发,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饮酒的向往。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湖和明月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以“清湖纳明月”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体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相通。接着,诗人转向人生的思考,认为与其纠结于世俗的名利,不如与酒为伴,享受当下的快乐。

“自醉宁问客,一樽复一樽”表现了诗人对饮酒的洒脱态度,似乎在强调一种随意与自在的生活方式。而“平生今不饮,意得同酣醺”,则暗示出即使不喝酒,心中也能体验到那种酣醉的愉悦,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清与浑的哲学思考,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诗人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湖纳明月
    描绘西湖的湖面清澈,反射出明亮的月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远览无留云
    远望天空没有浮云,突显出这份宁静与清澈。

  3. 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认为生活中不必追求太多,只需有酒相伴,享受当下。

  4. 自醉宁问客,一樽复一樽
    强调自我陶醉的态度,无需在意他人的看法,一杯接着一杯地畅饮。

  5. 平生今不饮,意得同酣醺
    即使今天不饮酒,心中也能感受到酣醉的快乐,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6. 清言冰玉质,坏衲山水纹
    高雅的言辞却破坏了自然的和谐美,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7. 殚精有後悟,畜耳无前闻
    费尽心思后才能领悟,而耳中却没有过去的声音,表现了对时间和经验的反思。

  8. 潜鱼避流光,归鸟投重昏
    鱼在光中潜游,鸟归于昏暗,暗示着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9.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
    最后以对比收尾,表达了对清澈与浑浊的哲学思考,认为一尺的浑浊更具真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言冰玉质”比喻言辞的高雅。
  • 对仗:如“潜鱼避流光,归鸟投重昏”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明月、清湖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以酒相伴,享受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湖:象征着纯净与宁静。
  • 明月:代表着光明与理想,常用于诗歌中象征美好的情感。
  • :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享受,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态度。
  • 潜鱼:代表低调与隐秘,暗示人们在生活中应适应环境。
  • 归鸟:象征归属与安宁,表现了对自然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桐君”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酒
    C. 一位朋友
    D. 一种乐器

  2. 诗人认为与其追求什么,倒不如享受当下? A. 权力
    B. 财富
    C. 酒
    D. 名声

  3.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中的“千丈清”与“一尺浑”代表什么? A. 清澈与浑浊的对比
    B. 生活的复杂与简单
    C. 自然的美与人心的杂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陈师道的诗:两者都描写了月夜的情境,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而陈师道则侧重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为主题,但李白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而陈师道则通过月色启发人生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诗词评论集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这首诗。

相关查询

次韵靖州贡士鹿鸣宴二首 其二 王总卿 其二 黄成之 重阳领客以老杜旧日重阳日诗分韵凡宾主十八人得不字 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 四川茶马牛宝章 先立春一日电雷雪交作程叔运赋诗次韵 再韵 送杜兵侍 至后再见大雪杨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巧立名目 漫藏诲盗 包含削的词语有哪些 派演 购买 少私寡欲 骫奼 声势烜赫 颓陇 風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气宇轩昂 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避嚣习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