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41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春天的楚乡傍晚,仿佛进入了仙境。漫步在拾取翠绿的地方,悠闲地随着流水,踏青的路上隐约飘来香气。心心相印,柳外青色的帘子,花下红色的门。对着美景,尽情地喝酒陶醉。不要再提消魂的往事。曾经的美好时光和明月相伴,而如今最让人难受的便是黄昏。思念之处,只有一纸红笺,满是无尽的泪痕。
晏几道(约989年-1055年),字叔原,号少君,宋代词人,擅长写婉约细腻的词作。其词风清丽、细腻,情感真挚,常表达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悟。
《两同心·楚乡春晚》创作于宋代,背景是一个春天的傍晚,诗人以楚乡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印象和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两同心·楚乡春晚》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开篇即以“楚乡春晚”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傍晚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漫步春光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心中涌起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通过“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展现了两情相悦的美好意境,柳帘和朱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
接下来的“对景且醉芳尊”,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酒的陶醉。在“莫话消魂”中,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现实的痛苦形成了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的“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红笺象征着思念,而啼痕则暗示着无尽的泪水,情感深邃而真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爱情的苦涩,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好和黄昏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情感基调。
诗中“楚乡春晚”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哪个时段?
诗人提到的“心心在”表现了什么情感?
“一纸红笺”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