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6:47
临江仙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
玉楼深处绮窗前。
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沈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
绿娇红小正堪怜。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和爱情的感慨。美丽的花儿如同会说话一般,轻柔的春柳仿佛能让人入眠。在华丽的楼阁深处,绮丽的窗前,梦中回到芳香的草地,歌声已散去,梅花在春风中飘落。水面上浓厚的香气弥漫,轻轻品尝着霞光映照下的金色小船。娇嫩的绿意与红花让人怜爱。然而,云彩总是容易散去,月亮却要经常圆满,才能让人寄托情感。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他的词风婉约、清丽,常以柔美的词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以及对爱情的思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对爱情的深刻思考。起初,诗人用“旖旎仙花解语”和“轻盈春柳能眠”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娇美,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词人转入对爱情的回忆,梦回芳草夜,歌声散尽,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凝固。诗中的“沈水浓熏绣被”与“流霞浅酌金船”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强调了生活的雅致和情感的甜美。
在后半部分,词人以“绿娇红小正堪怜”描绘了春日花卉的娇艳,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最后一句“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则带有一丝忧伤,表现了对爱情的感伤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整首词在柔美中渗透着对爱情的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人情世故的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爱情的珍惜与思考,最后又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晏几道
C) 苏轼
D) 陶渊明
词中描绘的“轻盈春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春天的宁静与柔美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词的最后一句“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爱情的期待与无常的感慨
C) 对友谊的珍惜
D) 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