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6:03
人心显者道心微,体认深时始得知。若不沈潜梅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
人的心思表面上显露出来,实际上内心的道理却往往微小而深奥。只有在深刻的体认中,才能真正领悟这些道理。如果不深入思考,哪怕说再多的道理也没有意义。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作见称,风格清新隽永,常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之道。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中写成,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外在表现的反思。宋代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时代,诗人们常常关注个人修养与内在的道德修为。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心显者”和“道心微”,强调了表面现象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差异,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体悟事物的本质。诗中提到的“梅至理”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深刻的道理。诗人在这里传达出一种哲理,即真正的理解需要内心的沉潜和思考,而不是仅仅依靠口头上的表达与辩论。通过这样深刻的思想,诗人引导读者反思自身,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与修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深刻理解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事物时,不应仅停留于表面的认知,而应深入探讨其本质,以达到真正的智慧和修养。
人心显者指的是什么?
A. 表面显露的心思
B. 隐藏的情感
C. 理智的判断
答案:A
若不沈潜梅至理,指的是什么?
A. 不深入思考就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
B. 不喜欢梅花的人不值得尊重
C. 梅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道心”主要指:
A. 宗教信仰
B. 内心的真实智慧
C. 外在的道德标准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