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29:36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求此方。
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
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
耆老首为乡曲贺,唾成珠玉巧於装。
周家的谷物丰收,陈提举(陈王)也因而欣喜,天也为百姓的期望而感到悲哀,渴望降雨。一场大雨如倾盆而下,超出了大家的期待,三次登高可以占卜看到时局的昌盛。知道这个福地总是不会缺少丰收的歉意,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能够借来一丝清凉。乡里的耆老们首先为乡曲庆贺,口水都能化为珍珠玉石,巧妙地装饰着。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与自然、民生相关,关注百姓生活。
此诗创作于一个渴望雨水的时期,农民对丰收的期盼与对天气的祈求交织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水对农民的重要性,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丰收的渴望。开篇提到“周家重谷业”,不仅反映了农田的丰收,也暗示了社会的繁荣。接着“天亦哀民求此方”,表现出诗人对民生的关心,传达出一种天人感应的思想:自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紧接着“一雨如倾过众望”,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这场雨的重要性与期待感。诗中提到“三登可卜见时昌”,此处表达了希望通过祭祀祈雨来占卜未来的美好,显示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尤其是对炎热夏季的一丝清凉的喜悦。最后一句“唾成珠玉巧於装”,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了乡民们的朴实与智慧,显示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喜悦,以及对自然恩泽的感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重谷业”指的是什么?
“一雨如倾”中的“倾”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耆老”是指什么?
答案:
阳枋的《和陈提举喜雨》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切关怀与对生活的期盼。阳枋更侧重于对农村丰收的喜悦,杜甫则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