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37
买陂塘 听雨
作者: 程颂万 〔清代〕
正愁人愁丝未浣,织成帘外愁雨。
灯残酒醒香楼窄,撩乱鬓丝盈缕。
梯小步。指阑角梨花,冷白蒙蒙处。
痴魂暂伫。怪红透蕉心,绿黏苔发,蓦地与春遇。
封姨好,款款替侬拴住。
画檐飘断离绪。
雏鸾院落中门底,宛隔一层香雾。
天又曙。漫揾遍慵衾,数遍残更鼓。
繁声正苦。怕燕子归来,梁间语涩,昨夜怎交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愁苦的感受。诗的开头,诗人感叹自己愁苦未了,窗外的雨如同织就的愁丝。灯光微弱,酒意渐消,香楼显得窄小,鬓发凌乱。轻轻走到窗前,看到梨花在冷白的雨中朦胧。痴心的魂魄稍作停留,怨恨那透红的蕉心和湿润的青苔,突然在春天的气息中相遇。对封姨的赞美,似乎是为自己缠绕住了情感。画檐下,思绪飘散,院落的门底宛如隔着一层香雾。天色渐亮,漫无目的地翻找慵懒的被褥,数着残留的更鼓声,心中满是苦楚。担心燕子归来,楼梁间的低语显得涩口,昨夜的情意又如何交代?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愁苦与思恋之情,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纠葛。
这首《买陂塘 听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首句“正愁人愁丝未浣”,以“愁”字开篇,直接引入主题,渲染了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通过场景的描绘,刻画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在描写灯光、酒意、梨花等意象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听觉的对比,使得愁绪更为深邃。
诗中反复提及的“愁”字,贯穿了整首诗,表现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如“撩乱鬓丝盈缕”、“画檐飘断离绪”,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结尾处“怕燕子归来,梁间语涩”,以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情感的重逢,但诗人却对此感到恐惧,显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灯残酒醒”意指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