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34
买陂塘 送伯英夫子之刑邱
作者: 袁绶 [清代]
又匆匆送君南浦,离心无限愁思。
高堂垂白儿童幼,要妾扶持调理。
君但记,恁陌上层楼凝睇人常倚。
风尘况味,叹负米行踪,劳薪生计,谁念倦游子。
斜阳里,遥指关河迢递。
潮寒休滞双鲤。
门前绿遍垂杨树,何日系君归骑。
花月底,怕镜里春红容易添憔悴。
年华似水,盼捧檄归来,板舆同奉,把盏共君醉。
匆匆地送走你到南浦,心中愁绪无尽。
高堂之上,白发苍苍,儿童幼小,需要我来照顾。
你只需记住,那陌上的高楼,常有人倚望。
风尘仆仆,叹息着你在外行踪,辛劳生计,谁来关心这疲惫的游子。
在斜阳中,遥遥指向那关河的遥远。
潮水寒冷,双鲤停滞不前。
门前垂杨树绿意盎然,何时才能等你归来骑马。
在花月之下,怕镜中的春色容易使人添憔悴。
光阴似水,盼望你能快些回家,携手共进,把酒畅饮。
袁绶(约1610-约1690),字仲明,号东篱,清代诗人。生于明末,经历了明清易代之际,作品多以忧国忧民之情为主,文笔清新脱俗,善于描摹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抒发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同时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忧虑。诗中的情感真挚且深沉,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希冀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买陂塘 送伯英夫子之刑邱》是一首情感深邃的送别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匆匆送别友人,心中满是愁思,展现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接着,诗人提到家中的老人和幼儿,反映了对家庭责任的承载,这种责任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冲突。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通过“斜阳”和“潮寒”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暗示着友人远行的艰辛和不易。诗中“何日系君归骑”的期待,流露出对团聚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结尾的“盼捧檄归来,板舆同奉,把盏共君醉”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聚时的欢愉期待,展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的哲思,既有对离别的惆怅,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又匆匆送君南浦,离心无限愁思。
高堂垂白儿童幼,要妾扶持调理。
君但记,恁陌上层楼凝睇人常倚。
风尘况味,叹负米行踪,劳薪生计,谁念倦游子。
斜阳里,遥指关河迢递。
潮寒休滞双鲤。
门前绿遍垂杨树,何日系君归骑。
花月底,怕镜里春红容易添憔悴。
年华似水,盼捧檄归来,板舆同奉,把盏共君醉。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承载,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重聚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人情的温暖与生活的无奈,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耐人寻味。
诗中提到的“南浦”指的是:
A. 北方的河流
B. 南方的渡口
C. 东边的山丘
D. 西边的海洋
“年华似水”中“水”的意义是:
A. 生命的源泉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艰辛
D. 友情的深厚
诗中“何日系君归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不满
B. 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恐惧